-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 青梅煮酒吃牛肉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static/wap/nocover.jpg)
李睿也是心学来潮研究出来这种小玩意,再交给“研究院”的一些老铁匠去完善和提升威力,并克服一些安全上的难题。
比如,如此敏感的设计,怎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自燃?
这“特一号”箭矢,也是最近才达到实战要求,大规模列装各地的明军,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派上了关键性的用场。
一支“特一号”箭落地,就是一片火海。
哈迪看到的景象就是,这虽然是比对方第一次进攻的箭雨稀疏很多,可是数量上依然是铺天盖地。
落在营地内,立即就引燃了营地内的帐篷和粮食,落在抢修而成的简易工事上,就在简易工事上燃起火苗。
这些火苗,对构筑简易工事的木材和干草就是致命的威胁。
而垣军战士却对这在工事上燃烧的、越来越大的火焰毫无办法。他们要是敢探头救火,立即就会成为明军手弩的活靶子。
于是,在半个小时后,漫天大火就把垣军的营地给完全吞噬。
此时摆在哈迪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路。
区别只是在于,是要部队突围,在战斗中让对方的弩箭射死;或者是在军营中待着,让漫天的大火烧死、让滚滚的浓烟熏死。
这两条路都很痛苦,但是死于冲锋中是军人的荣誉,躲在老鼠洞里面被敌人用火烧死,那就是军人一辈子的耻辱。
所以,哈迪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家冲出去。
为了能多点存活的几率,哈迪命令部队:分散突围。
这意思就是,能跑出一个算一个吧。
可是,就是这分散突围的命令让这残余的两千五百垣军走上了绝路。
要是两千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两千多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倒还真说不定能冲出去一些人。
毕竟,明军的手弩射速也是有极限的。
现在,这犹如炸营一般,两千五百人四面八方的冲出去,虽然看起来气势很足,能突出去的机会很多。
可是,每一个方向上突围的人却少了很多。
于是,明军用不了多少手弩就能完成防守,让垣军一个都跑不出去。
哈迪是给自己安排在最后一波突围的,就是想让大伙冲出一条血路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逃出生天。
可是,当哈迪看到一片片垣军士兵在突围过程中,毫无价值的倒在对方的弩箭之下,那尸山血海的惨状,那中箭后的惨叫,让近乎十年没有上战场的哈迪崩溃了。
哈迪胆怯了,他不敢冲锋了,因为对方的包围圈太严密了,一点缝隙都没有,不论从哪个方向冲出去都是一个死。
看着营地外那近乎呈现一个圆形的尸体堆,哈迪知道自己冲不出去了,这可是战友们用生命验证过的真理。
可是营地内大火冲天,也不能留,留下来也是一个死。
左右无计之下,哈迪派出自己的几个亲兵找到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把自己铺床的白色床单拿过来,快速地穿在竹竿上,高高的举着,猫着腰走出营地,朝着对面舞动起来。
“怎么个意思?怎么出来白旗了?”
常胜也是有点懵,以前在幽云宁三州,不管碰到多少人的垣军,基本上就没有碰到投降的垣军士兵。
不过常胜也很快反应过来,这也在情理之中。
垣国人也是人,虽然民风彪悍,但面临绝境的时候,哪还有那么多悍不畏死的英雄?
这就很有意思了,垣军不但能被击败,也是能投降的,这别的影响和作用暂时不谈,至少是对明军战士士气的极大鼓舞。
“命令,收紧口袋,对垣军喊话,投降不杀。”常胜立即下达了对应的命令。这些垣军若是能归降,还是有用处的。
不说别的,常胜此时已经想到了,让他们这些投降过来的垣军与刘洪之间互相牵制,倒是一个好的用人之道。
常胜的命令执行的很快、很坚决,不过五分钟,战场上就响彻了明军“投降不杀”的喊叫声。
随着明军的喊叫声,垣军士兵看到了自己后面千夫长竖起来的白旗,顿时就是士气全无。
再看看前面,用堆积几尺高袍泽尸体来证明的,那犹如天堑一般不可逾越的敌军防线。
“当啷”一声,很快,第一个因为崩溃而扔掉了手中长刀的垣军出现了。投降这种事情就是传染的快,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战场上的垣军都扔掉了兵器,抱头蹲下。
看着眼前这一切,常胜不由得撇撇嘴,呵呵,这号称无敌的垣军也就那样,在明军面前还不是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一打就崩溃?
“小心收拢降兵,有反抗者,就地斩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