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在北宋末年

第151章 敲一笔竹杠

“诸位当真误会了,在下借具装甲具纯粹为研究之用,并无他意!

在下能力有限,统领两千骑尚且困难,哪里还敢妄求重甲骑兵?”

顿了顿,赵莽叹口气:“若是此事让刘都统为难,就当作末将从未提过!”

刘延庆黑脸挤出一丝笑:“某就匀出一百套,送到贤侄军中,你看可好?”

赵莽想了想:“一百套......行吧!多谢刘都统!待研究完毕,末将立即送还!”

刘延庆心肝颤了颤,脸上满是肉疼之色。

一百套成品具装甲具,成本就在一万五千贯以上。

更别说这批具装,是由军器监几十位大匠汇集心血打造而成,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造价方面。

赵莽一次“借”走一百套,好比拿把刀从刘延庆身上割块肉。

最让刘延庆气愤的是,瞧赵莽模样,似乎还嫌弃一百套少了些。

“歇息两个时辰,之后连夜出发,赶往六鹏山!

请苏将军做好准备!”

赵莽起身,向一众人抱拳道别,径直离开大帐。

苏格下去整军,高世宣、陈淬也去检查各军安营情况。

刘光世恼火道:“爹,赵莽那小子摆明敲竹杠,你怎么还答应给他一百套具装甲具?”

刘延庆重重哼了声:“若是不给,他岂会答应率军去救光国?

全军马军加起来有过万人,可是,能和辽军正面抗击的只有赵莽、郭药师、杨可弼三部!

你、苏格麾下马军疏于训练,让你们去救,遭遇萧干,有几分胜算?”

刘光世咬着牙,无言以对,脸色一阵青红相交。

他麾下马军什么水平,自己心里清楚,如果能两倍、三倍于敌人,倒是敢和辽军拼一拼。

可天知道萧干手里究竟还有多少兵马?

刘延庆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自家不中用,只能求外人帮忙,就当破财消灾!”

刘光世恨恨道:“早晚让那小子连本带利吐出来!”

刘延庆扶着额头,满脸疲态:

“我已调杨可弼火速赶来,等黄迪抵达范阳,再让他接替种师中,继续负责押送军需。

等种师中、杨可弼赶来汇合,再考虑如何向燕京进军!”

刘光世目光闪烁,突然道:“辽军殊死顽抗,我军想顺利抵达燕京城下,只怕不容易。

倒不如......请金军入关作战,从燕京西北面牵制辽军,缓解我军南向压力!”

刘延庆沉吟片刻,道:“据为父所知,官家最近一次致国书给金主,也有请金军入关,协助攻打燕京的意思。

只不过,童太师认为此事风险太大,若是金军先一步攻下燕京城,最初宋金两国的夹攻约定,可就不作数了。

万一金军据城不还,我军如何是好?

童太师的意思,还是先凭借自身力量,能顺利打下燕京最好。

若是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刘光世低声道:“爹身为都统制,只要能确保燕京顺利收回,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在意用哪种方式收回?

请金军入关,是最为稳妥之策!

单靠我军应对辽军,想要顺利抵达燕京,一路上风险颇多。

万一战事不顺,官家怪罪下来,受罚的还不是爹!

童太师乃官家近臣,自有办法免于责罚。

何况领兵打仗的又不是他!

稳妥起见,爹还是想办法尽力促成此事,尽快请金军入关!”

“唔~”刘延庆点点头,拧紧眉头,觉得刘光世所言有道理。

“不过金人只认童太师,却不认我,想要请金军入关,还得由童太师做主。

此事,我会再派人与他商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