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在北宋末年

第117章 赵官家三计定燕京之究极摇摆

赵官家所谓三条计策,看似把一切情况都算到了,其实毫无作用!

只会给前线军事决策造成混乱,在战略上增添更多摇摆和不确定性。

赵莽紧盯种师道,希望他可以站出来,说句明白话。

童贯压压手,示意众人噤声,笑道:“种帅有何高见?”

种师道迟疑了下,叹口气:“老夫向来不赞成毁约伐辽。

可事到如今,老夫身为臣子,也只能遵照官家和朝廷旨意行事。

若是能逼迫天锡帝称臣,自然为上上之策......

另外,也要做好战争准备。

但老夫还是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开战!”

童贯笑着点头,看向其他人。

从辛兴宗开始,众将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这一帮山头各异的西军将领,这次倒是难得达成一致。

能不打仗最好,巴不得明日一早,就见到天锡帝率领辽国大臣,跪在大营外请降!

赵莽满是失望地摇摇头。

他知道从现在起,满大帐将帅的心思,都会放在招抚、接受投降方面。

十五万大军只作威慑,而不是尽全力进行战争动员。

这种轻忽、懈怠,极其致命!

雄州知州和诜笑道:“下官建议,大军降下黄榜和军旗,遍发安民告示,告诉燕京百姓,王师此来,不为干戈流血,而是招抚故土。”

童贯眼睛一亮:“就照和知州所言办理!”

童贯四下里扫了几眼,“赵忠、张宝、赵翊何在?”

宣抚司三位属官站起来。

童贯笑道:“赵忠、张宝,二人持本帅手书,前往燕京面见天锡帝,若能劝其投降,本帅亲自为你们向朝廷请功!”

二人倍受鼓舞,齐声道:“谨遵帅令!”

“赵翊前往易州,劝易州守将史成,若能功成,本帅同样为你请功!”

三人昂首挺胸,告退离帐。

仿佛这一去,就能载誉而归。

童贯站起身,笑道:“诸位,暂且各归营地。

今晚,本帅在中军设宴,为诸位接风!”

众将领齐声应诺,说说笑笑散了帐,准备今晚好好痛饮一番。

童贯刚要命人准备热水,好好泡个澡,洗涤身上风尘。

赵莽拦住他去路,童贯笑道:“你还有事?”

赵莽抱拳,正色道:“督帅,耶律淳绝不会降,当严令三军,不可松懈,做好随时能战的准备!”

童贯笑容僵滞,颇为不悦地道:“招抚乃是官家所定计策,岂可违背?

要战,也得等到辽国明确表态再说!”

赵莽急道:“我军兵临城下,再谈论毁约已否,还有何意义?

一边趁火打劫,一边顾忌道义,岂不可笑?”

童贯狭长眼划过厉芒,呵斥道:“放肆!你是讥讽官家,还是嘲笑本帅?”

赵莽低头抱拳:“末将不敢!只是大战在即,若无死战之决心,一旦变故徒生,军心必受动摇......”

不等赵莽说完,童贯怒叱:“你现在所言,就是动摇军心!出去,三日之内,不许再到帅帐!”

说罢,童贯拂袖而去,两个贴身伺候的小宦官忙跟在身后。

空落落的大帐,只剩赵莽一人......

所谓战争准备,除了外交、军事,一些物质上的准备之外,心理建设同样重要。

也就是军心、士气,从史载来看,毁约伐辽这件事,对大宋君臣上下,都是一次心理考验,很犹豫,很矛盾,这种纠结反应在战场上,就会导致军心不坚定,其实也是一种又当又立,个人认为,这也是导致宋军败北的主因之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