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牛镇之战

陈泰虽胜,但出奇的平静,因为这个结果,都在他的料想之内。

他伏在舆图上,又开始沉思起来。

大治拿下,等于摁住了明军的命门。

明军若想出赣北伐武昌城,就必须先攻取大治,确保后方无虞。

算算时间,此时黄冈与咸宁的明军应当已经知晓了军情。

但大治地理位置极好,西有金牛镇,东有马口镇以及黄颡口镇,南有银山,皆是山关川口的险要之地,只需少量兵力便可堵御大军。

明军若汇聚主力来攻,却是颇要费一番周折。

唯有黄冈的明军可以渡江南下来攻,但金声桓部只有四万兵马,不足为惧。

唯一让陈泰担心的就是明军水师,不过陈泰已经遣斥候东出沿江侦查,发现有一处名为道士洑的地方,这里是唯一能够登陆兵马的江段。

其余地方皆是沿江山岭,登陆困难。

在道士洑西北,大治县正北,有一山,名为铁山,出产铁矿。

陈泰看中了铁山,这里正好可以控扼南北进犯之敌。

无论是从黄冈南下的明军,还是从道士洑登陆的明军,想要进攻大治,就要防备铁山驻兵。

但险地虽多,可兵力不足,若是分兵据守,恐战力分散,反倒不美。

于是陈泰遣人前往武昌向参领瓦尔喀传达军令,命其遣兵两万,速进樊口驻防,以阻截黄冈金声桓部南下。

随后,陈泰命参领呼尼牙罗和率兵一万,驻防铁山。

参领希福领兵一万,守备黄颡口镇。

参领苏拜依旧领兵七千,守金牛镇。

参领德罗克领兵一万,守大治县以南,银山西脉,藏兵设伏,待机而动。

陈泰亲自领兵一万,坐镇大治县城。

部署完成,陈泰又征大治矿民数千,加固城池,修葺门楼。

从武昌到樊口,约一百里,以参领瓦尔喀的速度,两日可达。

为保无虞,陈泰又征民夫数百,往城东道士洑,修建拒马陷坑,布置陷阱,以迟滞可能登陆的明军。

一时间,以大治为中心,清军部署森严,守备周全。

大治城内,仓储殷实,足够五万大军两月用度,若是再搜刮节省一些,三月亦可支撑。

陈泰打定了主意,要一直卡住明军的脖子,直到征南大将军索尼率援军赶到。

......

咸宁县,留守府。

急报传来,黄宗羲震惊,急忙传唤京营四总兵往留守府议事。

不久,翁之琪等人火急火燎赶到,得知了大治失守的消。

堂内,众人面色难堪,谁也没想到清军竟然在己方大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更没想到伪镇南将军竟亲自领兵,奇袭大治。

黄宗羲这留守的位置还没有焐热,就遇上了难题。

大治乃节骨之地,为寇所据,不能不争。

但大治其地又四面环险,易守难攻,即便是尽出四营兵马,也不一定能突破清军防守。

“诸位,为今之计,当先夺取金牛镇,趁敌新立,工事尚缺,但速克之。”

“不知四位总兵,谁愿领兵出战?”

黄宗羲询问堂内四人道。

身为前辈的总兵翁之琪当即主动请战。

金牛镇必是一番苦战,邓文昌、陈泰、钱肃范三人不如翁之琪作战经验丰富,所以黄宗羲便点头同意。

黄宗羲又令邓文昌率部,协从出击。

翁之琪与邓文昌当即领命离去,准备尽快整军出战。

总兵钱肃范与陈泰领军留守咸宁,以防武昌清军南下。

随后,黄宗羲又发快马,飞驰向四省总理张国维急报战况,请求向武昌府增兵。

但发来援军,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清军的目的正是在于拖延时间。

黄宗羲不禁感到如鲠在喉,芒刺在背,令他愁眉不展。

二十五日酉时,总兵翁之琪率两万兵东出,自咸阳攻向金牛。

自咸宁渡袁溪行七十里地,便是金牛镇。

翁之琪没有轻兵急进,而是选择了徐徐进兵,颇为谨慎。

翌日,辰时,清军游骑出现在了翁之琪营寨周边,望之惊走,遂报参领苏拜。

得知明军袭来,苏拜立刻据险列营,准备抵御。

后方的山道之中,苏拜强征金牛镇民数百,接连修筑营垒土墙,层层递进。

两侧山上,皆设伏兵弓手,伺机而动。

翁之琪率军推进至金牛镇西二十里,便止步扎营。

苏拜本以为明军会直接发起进攻,没想到列兵等了半日,也不见明军动静。

直至日落,苏拜这才收兵歇息,来袭的明军竟这般稳重,令苏拜有些失望。

这金牛镇险地,明军若是强攻,必将折戟沉沙,大败而回。

翁之琪与邓文昌其实也没有闲着,两人亲自率部出营,举着千里镜观望着金牛镇的状况。

这里是三山夹两道,北道通往大治,南道通往阳新。

金牛镇坐落在三山之首,就像是一把牢固的锁头,锁住了两道口。

背靠高岭,南北山岭绵延,形成了一个口袋。

若是贸然强攻,只会白白葬送兵马。

翁之琪不禁勒马长叹道:“险峻如此,一军当关而万军难开,愁煞人也。”

“这金牛镇,真乃是锁钥纽扣,兵家必争之地。”

邓文昌也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对于攻取金牛镇,没有太大的信心。

清军居高临下,层层设险,只需几千兵马,便可保此地无虞。

两人无奈回营,一筹莫展。

两人营中虽有火炮,可清军皆列于山岭之上,即便是炮击,清军只需退避反斜,便可躲避,无法对其造成伤害。

若是强攻,就只有登山肉搏,佯攻清军,那必将是一番损失惨重的血战。

即便是得胜,也将是惨胜。

期间若有清军来援,则胜负难料。

翁之琪陷入了两难之境,一时攻与不攻,令他心中犹豫不已。

日暮夜来,两军相安无事。

苏拜夜不卸甲,枕戈待旦。

直到镇中鸡鸣三声,唤醒了这片山野,清军正在用饭之际,明军忽然发动了进攻!

翁之琪深思一夜,即便是惨胜,也要拿回金牛镇,打通九江--阳新--金牛镇--咸宁这条陆上粮道。

两营统合重炮三十,列于六里之外,开始炮击山头清军土垒石墙。

清军无炮,只能避退。

这时,翁之琪部趁机进军,先锋三千,向北岭敌军发起冲击。

明军抵进岭头,后方炮击转轰中部山岭。

这时,北岭清军杀出,与明军缠斗在了一起。

苏拜驻守在北岭上的兵马有两千人,战场宽度有限,明军无法投入更多兵马,先锋三千发起猛攻,但一番鏖战之后,却被凶残的清军逼退。

首战无功,双方虽未损失多少兵马,但翁之琪暗暗心惊,眼前的清军,战力与之前的敌军简直判若云泥!

北岭低矮,中部山峰最高,参领苏拜便在此处登高观战。

方才明军的步炮配合,行伍协同,苏拜看出了门道。

这不是寻常的明军所能具备的素养,一看就是精锐之师,进退有序,临阵不乱。

方才冲击失败,撤退之时,也是井然有序。

这不禁令苏拜心中一沉,明军精锐,到了这般地步,竟能和真正的八旗精锐过上两招,真是匪夷所思。

中部山峰有三千兵,南部山岭有两千兵,下方的金牛镇由中部兵马管控,苏拜见识了明军实力,为了以防万一,遂拨中路精锐五百,下山入镇,以牵制进攻的明军。

翁之琪见招拆招,陈兵三千,列于镇外,随时准备攻入镇子之中。

苏拜望见明军调动,不禁嗤笑两声,眼中大放鬼魅之光。

明军再攻北岭,屡战不克,翁之琪部遂休兵,邓文昌部轮替。

清军固守山岭,以逸待劳,明军攻打十分艰难。

就在翁之琪整军后撤之时,忽然,后方烟尘滚滚,仓惶回顾,见游骑疾驰而来,大声疾呼道:“报~大营遇袭!大营遇袭!”

局部地图在评论区。

感谢小鲈鱼的打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熵定天下
熵定天下
本书以历史最乱的时代为背景,但与历史无关,只是借用了那个时期的混乱。书分为三卷,第一卷逐鹿中原,讲述虞夏族与外族的战争,第二卷西域真相,讲述了东西方争霸的本质,通过主角在西方的经历,揭示西方蜥蜴人与虞夏族本为外星人,而西方人为本土人,经蜥蜴人改造的附属种族。第三卷维度之熵,这一卷完全成为了科幻文了,讲术平衡宇宙的猜想。本书从历史虚构到未来科幻,一切都与熵有关,希望能带给大家全新的感觉。
风子奡
乞丐皇子复仇路
乞丐皇子复仇路
二十年前,天叶王朝皇子叶不孤被师傅柳一刀带入坊间,只为躲避祸乱,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大厦将倾,不得不急发三道皇榜,唤醒皇子叶不孤,而柳一刀已近暮年,奄奄一息,死前动用最凌厉的占卜术“生死占”预测未来,并将自己毕生功力传给徒儿叶不孤;与此同时,柳一刀当时为了完成任务抛妻弃子,如今女儿柳如墨已经长大成人,她历经万难,却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不得不与叶不孤一起,并肩作战,发誓要揭开当年的谜团,在相处的
假斯文儿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