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二百七十七章 帝之落子

“唉,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吴汝玠一听,便明白了此番变故,定然与朝中争斗有关。

佟岱听不明白金砺的话,但也能嗅到几分气味。

皇上登基不久,就遣心腹近臣来犒赏一旗都统,实在是耐人寻味。

江上清风游,水下激流深。

百里沙洲处,浮萍皆无根。

掷浪击绝壁,回旋吞白鸥。

折翼身死时,鱼鳖争食肉。

回城路上,金砺没有骑马,每一步,都在沉思之中。

吴汝玠跟在其身后,脸色万分纠结。

佟岱向两人告辞,往军中巡察,处理营务。

大军已经在江陵休整多日,粮草也都囤积的差不多,只等梅勒章京佟养和的一万兵马抵达,便可兵发松滋,会战叛军。

回到府衙,金砺坐在堂上,无心理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吴汝玠坐在堂下,沉默不语,他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忽然,有士卒匆匆跑入,急报道:“启禀都统,松滋求援,明军一万,叛军五万,从西、南、北三路分进合击。”

金砺一惊,连忙起身,问道:“消息可准确?”

“千真万确!来人乃是副都统阿尔津麾下巴牙喇。”

“居然已经和明军联手了,动作竟如此之快!”

吴汝玠忽然起身,说道:“事不宜迟,当速发援兵。”

“松滋虽不及江陵险要,但也不可轻弃。”

“失了松滋,我军只能固守江陵,无有退路了。”

金砺点点头,吴汝玠说的不错,松滋、澧州、常德三地,南北一线,直通湖南西部。

丢了松滋,湖南的明军便会在两湖西部开辟根据地,打通南北通路,继而大举北进。

正当金砺准备下令向松滋派遣援军之时,忽然间,他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止住。

吴良辅的话,瞬间在脑海中回荡起来。

“唉,罢了,速令阿尔津,全军东撤江陵,放弃松滋!”

“遣快马往潜江,通知布什库,命他开始筹集粮草,加固城防,随时做好迎接大军的准备。”

“还有,传令佟养和,叫他不用南下了,火速回防承天府,无我军令,不得擅动。”

“守吧,守吧,守着吧。”

金砺发出了一连串的军令后,苦笑两声,就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般,坐回了椅子上。

吴汝玠微微一叹,转身离开了府衙,前去执行金砺的军令。

这其中的弯弯绕,他已经看明白了。

小皇帝,这是不让他们打王辅臣啊!

现在最想消灭王辅臣的人,是什么人?

自然是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又是什么人?是镶白旗旗主,是摄政王多尔衮的胞弟!

王辅臣的反叛,令阿济格颜面大失,也落下了被人诟病的口实,朝中的政敌定然抓住了机会,大力攻讦。

只要王辅臣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阿济格就会越难堪,处境也会更加不利。

到时候攻讦他的就不只是对手了,还有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也会趁机加入,所谓墙倒众人推,如果没有倒,那只是因为推的人还不够多。

小皇帝密令固山额真金砺放水,就是想让王辅臣闹的再大一点,再狠一点。

这样一来,针对阿济格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朝中声讨阿济格的人也会狠狠发力。

阿济格一旦陷入窘境,便可趁机摘了其靖远大将军的名号,勒令其回京述职,剥夺兵权。

在整个陕西,阿济格麾下的满汉蒙正兵辅兵总计高达七十万,尽管不是都直接听其调遣,但也足够让小皇帝与许多朝臣夜不能寐。

多铎兵败班师,叶臣身死,阿济格成了多尔衮最后一个手握兵权的外援。

小皇帝这是看多尔衮连番断臂折翼,准备趁他病要他命了!

收拾了阿济格,多尔衮在朝中的话语权,便会大幅衰弱。

当初支持多尔衮的也只有两白旗,其余六旗可全都是反对者。

这种时候,试想多尔衮还能稳坐摄政王之位吗?

吴汝玠也是原明军出身,对这种争斗他可再熟悉不过了。

金砺自然也是通透至极,小皇帝给他的密信中,又是夸赞又是褒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好像又什么都说了。

这封密信,其实是他金砺的免死金牌,救命护符。

他这一番撤退的军令下达,甚至不用多想,很快弹劾他的奏折就会飞向朝廷。

摄政王多尔衮何其精明,必然能一眼看穿这其中的猫腻,到时候上面争斗起来,他金砺,便处在了风口浪尖。

无论这一把谁输谁赢,他的下场,可能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小皇帝这番行事的背后,还有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影子,那这件事,将会使朝野地震。

想一想近来的局势变化,金砺忽然一个激灵。

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现在总督五十万兵马进剿江西。

浙闽总督张存仁坐镇扬州,实际总统东南战事。

提督湖南等处军事总兵官祖大寿,江西总兵金声桓,陕西总督孟乔芳......

全部都是汉人!

而这些任命中,无不存在着小皇帝的身影。

金砺忽然一阵心悸后怕,自己似乎成了小皇帝手中的一招关键落子。

坐在椅子上的金砺,已经大脑一片空白,双目失神的看着堂外。

这时,副都统佟岱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为何不发兵救援阿尔津?!”

“松滋有兵三万,坚守绰绰有余,只需发偏师抵进,敌军便不敢围城。”

“放弃松滋,有辱我军军威,衰减将士心气!”

“我八旗健儿,岂能不战而退?”

面对佟岱的质问,金砺像是看傻子一般笑了起来。

佟岱冷眼相看,他与金砺的关系说不上很好,但也不差,毕竟他们已经共事了半年之久。

像金砺这样的汉军旗都统手下,都会有一个满旗副都统,他们的作用不言而喻,自然是用来监军。

“此乃骄兵之计,使阿尔津以怯战之状而仓促东退,令敌军轻视我军。”

“江陵城固,又是荆州府治,我在此竖起将旗,王辅臣必定来攻。”

“届时我军以逸待劳,省去追击之苦,岂不美哉?”

金砺两手一摊,向佟岱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佟岱眨了眨眼,觉得金砺说的有道理,于是便点了点头,拱手道:“那我去准备接应大军渡江。”

“有劳佟都统。”

金砺十分客气,佟岱笑了笑,飞速离去。

吴汝玠安排完了军务,向各部发去了快马,返回了府堂。

见金砺一脸愁苦,上前道:“都统,由此可见,小皇帝绝非庸主啊!”

“早日站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他日皇上亲政,便是都统一飞冲天之日!”

金砺却是心中发苦,现在的朝局,谁又能敢下如此定论呢?

摄政王多尔衮在外的强援虽减,可在朝中却已经有广大的党羽,依附他的重臣也有不少。

况且除了多尔衮之外,还有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窥视时机。

还有去岁因中伤摄政王多尔衮而被削爵的豪格,入关之后,仍封肃亲王,现在也在蛰伏之中。

在强敌环伺的朝堂中,小皇帝的未来,谁又能为他打保票呢?

“当阳方面可有消息?”

“斥候回报,当阳王辅臣军正南下,往松滋方向。”

“王辅臣到底想干什么?若是要投明,便赶紧引兵直入湖南,往长沙投靠便是。”

“想来是有所顾虑吧,毕竟有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金砺一愣,被吴汝玠的话点醒,没错,前车之鉴!

之前大顺军残部不就是遭到了何腾蛟等人的轻视与防备,最后导致郝摇旗差点率军突袭长沙城。

王辅臣一定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直接在湖北开辟战场,也算是向明军缴纳投名状。

“时刻注意当阳动向,多发斥候侦探。”

“已经安排好了,斥候轮替,昼夜不息。”

“王辅臣是劲敌,万万不可轻忽,据谍子传来的消息,枝江的那个领兵的人,也不简单。”

“属下明白,只是咱们要做到什么程度?”

吴汝玠问道,若是王辅臣来攻江陵,他们是否要守,守的话又要守多久合适。

金砺想了想,他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撤退,这样太假,还是得做做样子。

“守,守多久,到时候再看吧。”

“那我这就去召集下面的将领安排一番。”

“嗯,去吧。”

吴汝玠拱手告退,刚一转身,就听见门外一声吆喝。

“英亲王军令,八百里加急!”

“英亲王令箭在此,通通闪开!”

一名手持令箭,身穿镶白旗盔甲的军士率先跑进了院中,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筒。

在他身后,跟进了一队十分精锐的镶白旗护军营兵卒。

吴汝玠站在原地,徐徐回头,看向了神情复杂的金砺。

阿济格的人,来了!

六千大章来咯。

感谢书友的月票!!

感谢书友怀抱中那寂静的喧哗送来的月票!

感谢小鲈鱼的打赏,谢谢支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