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一百七十一章 蒙毅

第173章 蒙毅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潼县。

街上,行人稀少,偶尔行过几辆马车,车夫呼喝着挡路的乞丐。

衣不蔽体的流民蹲在阴暗的小巷中,似乎有些畏光。

老旧残破的城区内,牌楼倒毁,坊门塌陷,店铺前,门可罗雀。

几个巡街的衙役油光满面,剔着牙走在街上,辫子吊在背后,精贼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头儿,听说汉中那贺珍投降了。”

“可不是嘛,贺珍被西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投靠咱大清了。”

“西军拿下了南郑与汉阴,洋县与西乡的胡向化与孙守法要被夹击了,这两天上面要派援军过去了。”

“怪不得叫咱抓壮丁呢,原来是要大军出征了。”

“这回英亲王调集了几十万大军,要一举拿下汉中。”

几个衙役寻到了几处流民聚集的小巷,抽出刀来,开始挑人。

点了十几个个头大的,便押着他们返回县衙交差。

临潼县衙,门前聚满了衙役们抓来的民夫壮丁,典史正在清点着人数。

“王班头,这等瘦弱之人,如何做得苦役?”

“我的典史大人,您上任不久,还不知道,这个月已经抓了五批了,若不是县中男丁几乎抽空,我也不想拿这些流民糊弄事啊。”

王班头是本县老吏了,对那典史翻着白眼说道。心中却是十分看不起此人,几天前,上面派员下来整治吏治,说白了就是卖官。

王班头本想趁机捞个典史当当,拿出了攒了多年的家底想要买官,却不想半路被人截胡。

眼前这个七尺身躯的汉子也不知是何身世,竟拿出了五两黄金,独占鳌头,拿下了典史之位。

这让王班头心中对其嫉恨不已。

那典史叹了口气,看着眼前一群萎靡不振的瘦弱流民,面色多有怜悯之意,但一瞬间,目光中似乎有些许暗喜。

这时,昨日才上任的县令走了出来,捏着鼻子厌恶道:“还不快快出发,磨磨蹭蹭,误了期限,小心被治罪。”

“是,大人,这就启程。”那典史低眉听命,带着衙役押送这批壮丁前往鄠县西南。

王班头看着远去的队伍,心中十分解气,正是他向新来的县令进谗言,打发这典史率队押送苦役往黑水峪。

在黑水峪至柴家关一线,驻扎着内大臣何洛会的五万兵马。

子午谷便在柴家关东南,何洛会在此驻军,就是为了控扼秦岭,防止汉中贺珍部向北逃窜。

临潼的男丁便是全部被抽去何洛会的军中做苦力,他们要清理子午谷,为何洛会自子午谷兵发汉中做准备。

送走了那批苦役,县令却依旧是愁眉不展。

“大人,内大臣的军令已经完成,您为何还心事重重?”那班头是老油子,凑到县令身边,腆着脸笑问道。

“陕督那边还要求修缮城池,恢复民生,现在县里满眼看去,尽是老弱妇孺,如何是好?”

“这......”

那班头却也答不上话,只能尴尬一笑。

县令摇摇头,叹着气转身朝着街上走去,他要去看看现在县中的情况,半月之后,陕西总督孟乔芳便会巡视临潼。

王班头带着衙役们紧随其后,护在那县令身边。

走在县中原本最繁华的主街,满目凋敝之象,就连往日莺歌燕舞,纸醉金迷的销金窟都冷冷清清。

行脚郎中举着幡子,挂着葫芦,肩上挎着皮箱迎面走过,口中喊着号子。

市集上,只有零星摊贩,一个算命的摊子有些扎眼。

在那摊子后,一家门市正在做工,里面传来了叮叮哐哐的声音。

“竟还有店铺新开?真是奇怪。”

“大人,这家小的打听过了,叫王记包子铺。”

“王记?莫非是王家的产业?”

“小的不知,想来是了,否则怎么在此时节开店,寻常人可赔不起。”

县令点点头,张望片刻,心中有了数。

王家或许是听闻了陕督要来临潼,所以嗅到了什么商机,提前在此布局,倒也合情合理。

前行少许,来到算命摊前,摊主是个仙风道骨的老道,面黄肌瘦,但看上去精神尚佳。

“贵人可要算命?”

“也好,算一卦看看。”

那老道白眉垂至脸颊,长须飘在胸前,瞧了瞧来人面相,又神神叨叨地掐指算了起来。

王班头殷勤地掏了几个铜板放在了桌上,眼中充满着敬畏。

平日在县中,他买东西从不掏钱,但这算命的可不一样,不能冒犯了老神仙。

“贵人正身处悬崖,不日便有性命之忧啊。”

那县令听罢,不屑一笑,暗道:果然是江湖骗子,徒添笑料。

“放肆,竟敢胡言乱语!我看你这老道是不想活了!”

王班头就像是家养的黄犬,见主人受辱,便准备撕咬上去。

县令喝住了要与那老道计较一番的王班头,转身率人离开。

那老道见众人走远,瞧了瞧桌上的铜板,用手中拂尘轻轻将铜板打落在地,便开始闭目养神。

周遭的乞丐们见状,纷纷上前捡拾,口中不断向老神仙道谢。

县城南,骊山,山势逶迤,塞上秋早,树木青黄掩映,远望如苍黛骏马,离宫别馆,遍布其上。

始皇帝陵,正在此处。

骊山脚下,银蛇横卧的渭水之上,风波不息。

临潼典史骑在马上,残阳照水,满目追思。

几百苦役正聚坐在地上,四周,有十几名衙役看管。

此夜,他们要在此歇息,等候临潼各乡送来的民夫汇合,再一同上路。

骊山晚照,恍如仙境,苦役们与衙役全都看呆了。

“额滴神,太美了。”

“听说上面还有什么华清池。”

衙役们议论纷纷,这里寻常他们都是上不去的,因为上面是大人物享乐之地。

临潼典史回望山巅,深呼吸一口,收敛心神,命手下生火,准备过夜。

一夜无话,天刚放亮,各乡的民夫陆续到齐。

清点一番,合计有三千人,押送他们的,还有一支一百人的清兵,他们是由骊山的驻防佐领派来的,领队的是一名八旗马甲。

“谁是领头的?”

临出发,那马甲策马朝着人群喊道。

“额是临潼典史,负责押送民夫。”

“呵呵呵,狗屁的民夫,不值钱的奴才罢了,爷叫土呼赖,此次事急,务必日行五十里赶往内大臣处。”

“五十里?这些民夫恐难支持。”

“那爷不管,这是你的事情。”

说完,那马甲便拨马离开,返回队伍。

各乡的民夫还稍好些,虽看上去面黄肌瘦,但是精神不错,但那些城中抓来的流民,莫说日行五十里,就是日行三十里都够呛。

临潼典史知道是这八旗马甲故意刁难,想来是为了早些完成任务,早些返回骊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回乡路上的大学张洛,意外穿越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家乡镇海卫。在这个时代遭遇了倭寇泛滥,卫所变革,还意外娶了个漂亮老婆。朝堂上党争四起,仙君无道,整个大明外强中干。这是个烽火四起的年代,也是巨大变革的前夕。携带着休闲系统的张洛,在镇海卫过着悠哉惬意的小日子,他又是否可以在这个时代掀起大风大浪?
孝明帝
穿越之武逆
穿越之武逆
肖文意外穿越景国,历史从秦朝偏离了轨迹。天佑5年肖文父亲被害死在大牢,肖文被迫离开京城。几年后,肖文携大功再次进京,看他如何成为反派,斗倒当今皇帝。在皇帝死前他才明白被人算计,为救人而交出所有财产,再次被逼离京。看男主如何再次东山再起,叱咤风云!如果上天不公,那就改天换地。我:肖文!愿被世人唾弃,也要闯出个朗朗乾坤!向悦亭:“放弃我吧!来世我再还你一生。”周青莹:“你若成魔,我愿永入魔道,誓死相随
雨秋叶
红楼之环兄弟
红楼之环兄弟
一梦入红楼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庶子可以改变既定的命运吗?
狗二呆
三国:从小兵到权臣
三国:从小兵到权臣
[无系统+轻松+搞笑+日常]赵云是我大哥!张飞抢着传授我绝学!诸葛亮要我认他为师!华佗也要我认他为师!庞统是我互坑挚友!太史慈、曲阿小将是我结拜兄弟!孙尚香被我截胡,我劝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早日与我成婚、早早生娃了事。她不肯,非要拿我当跳板,与我貌合神离……
一重两重云
再造汉明
再造汉明
21世纪的建筑工程师刘云龙穿越到了1640年的明朝,此时后金已反叛建立了大清,李自成、张献忠在陕西、河南、安徽等地四处作乱,大明境内水灾、旱灾、蝗灾、鼠疫又持续轮番肆虐,朝廷官僚集团腐败透顶,明军已不堪征战,朝廷已摇摇欲坠。为挽救大明,刘云龙利用自己来自后世的科技知识,踏踏实实发展冶金工业、化工工业、机械工业,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建立了有雄厚财力的大华集团公司,组建保安队,在清军南下后,刘云龙率领保
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