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五十七章 新军制

而后急调周边总兵入援扬州,结果只有刘肇基一部奉命赶到,余者不是遁逃就是拥兵观望。

扬州之惨案,这其中功过是非,无法评说,只有时时惊醒后来人,不要重蹈覆辙。

这便是朱常淓要革新军制的初衷,虽然一度想照搬大秦军制,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当与时俱进,各取所长才对。

“总兵无虎符不得擅自将兵?”方国安瞪着眼睛问道。

“正是,平日只管练兵,不可擅自调动,战时,得虎符受差遣领兵出征。”张国维点点头解释道。

方国安脸上一下子就没了期待,瞬间没了兴致。这样似乎和光杆总兵也没什么区别。

“制台,在下有一问,若是镇戍总兵呢?距离京师遥远,兵事多变,难不成也要等虎符才可调兵出战?”杨廷麟忍不住问道。

张国维闻言,又捧起桌上的公文看了一阵,说道:“咦?废卫所,留都司,各县设左右都尉各一人,分统县兵百五十,负责本县卫戍,协理知县治安,县兵由本县民壮轮换值训。各县县兵均属各省都司直辖,各县都尉每年轮换......都尉受知县与都司双重管辖!”

话音一落,堂中众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杨廷麟瞪大了眼睛,总觉得这设置有些熟悉啊......这不就是大秦的郡县配置调整了一下吗??

祁彪佳轻摇折扇,恍然大悟,这是优化了卫所军制啊,如此一来,县兵由县民轮换当值,既保证了本县治安,又能储备兵源,最妙的是,三百人,对一县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

大秦的百万大军不就是这样来的吗?百姓大多都是受过军事训练的,只需一声令下,便可披甲成军!

要不怎么说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呢?

“县兵两月轮换一次,当值期间,减免税赋!”

张国维抛出了重磅消息。

杨廷麟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瞠目结舌道:“这这这......”

“妙哉,自崇祯朝来,朝廷每年增收练饷,剿饷,还有辽饷,百姓早已不堪重负,以致于流贼蜂起。早晚都要减税,正好借此来激励百姓轮值县兵。”徐孚远最为稳重,听到此处,忍不住拍手叫绝。

试想,当两个月县兵就能减两个月税赋,这等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而实际上,朝廷减的本就是那些不应该收取的苛捐杂税......

将这些县中青壮收入军营,还能减少他们滋事,将他们的激情全部释放到校场上去,真是一举两得。

至于拥兵自重那就更不可能了,左右都尉互相监督,其外还有知县监督,上面还有都司,布政使司的分守道,按察使司的分巡道,重重监督。

说到底,三百县兵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一旦有战事,都司上报朝廷,下派将领,集结各县县兵整编作战,朝廷则派遣总兵奔赴战场进行指挥。

战事不利,则发京营出战,这么一套下来,也可称得上完备了。

“厉害!”就连方国安都忍不住称赞一声,虽然这么一来,他们这些军阀头子称霸一方的时代就此结束。

“潞王真乃明主!”钱肃范感慨道。

张国维则是咳嗽一声,说道:“下面说说京营的任命吧......”

堂中瞬间安静,针落可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乞丐皇子复仇路
乞丐皇子复仇路
二十年前,天叶王朝皇子叶不孤被师傅柳一刀带入坊间,只为躲避祸乱,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大厦将倾,不得不急发三道皇榜,唤醒皇子叶不孤,而柳一刀已近暮年,奄奄一息,死前动用最凌厉的占卜术“生死占”预测未来,并将自己毕生功力传给徒儿叶不孤;与此同时,柳一刀当时为了完成任务抛妻弃子,如今女儿柳如墨已经长大成人,她历经万难,却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不得不与叶不孤一起,并肩作战,发誓要揭开当年的谜团,在相处的
假斯文儿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