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第二百一十五章 雍正的密折制度

以防再次发生像明朝一样皇帝只能借助内阁来管理政务。

密折就是将以前的明文变成暗文,由以前内阁起草下发,变成皇帝自己直接批示下令,不经过任何部门。

皇帝想将旨意或命令发给巡抚就是巡抚,发给县令就是县令。

也没有什么内阁或军机处的不同意就是白板圣旨了的说法。

直接变成皇帝所批就是圣旨。

而密折附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明文变暗文告密之事。

在清朝密折制度之前,地方或朝廷给皇帝上书,不分公私事,都要由中书省或内阁先看。

没有私密性,并且如果事情不重大,内阁或中书省可先一步处理。

皇帝下达命令或圣旨,也是由中书省或内阁去起草执行,一样没有私密性,所有事务都是公开性的,这就是明文。

密折制度就是在于札子、奏章、题本之外,又重新设计了一套官员给皇帝上书。

皇帝给官员下令的系统。

这套系统是私密性的,除皇帝以外其他人都不能看,这就是暗文。

密折制度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偷偷摸摸的给谁一个匣子,然后谁就可以偷偷的打报告了。

密折制度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皇帝可以绕开中书省、内阁,给所有合适的官员都有一份可以给皇帝上书并接受皇帝命令的制度。

从此大小官员不分公私事都可以用奏折给皇帝上书。

而这类奏折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看。

皇帝也可以直接向官员下达命令

因为人人都可以给皇帝上书了,并且是密折形式。

其他官员也不知道同僚到底给皇上写的是什么,有可能是请安折子,有可能是报告自己贪污受贿的。

因为只要身份合适,官员都可以给皇帝写密折。

所以那些贪污受贿,或者是密谋造反结党营私之人,根本不敢相信任何人。

要是只有一两个人才能上密折的话,总有会露出马脚的一天,这些人只要将其排除在外就可以了。

密折的告密威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皇帝想以密折这套制度掌管地方事务,以及朝中各部所有内外事务的心思也就达不到了。

密折告密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身份合适谁都可以写,基本上那些官员的同僚都可以写。

如此就造成了官员之间相互不信任,真有什么事谁也不敢相信谁,谁都有可能是告密者,是间谍。

密折其实就相当于将后世的意见箱之类的东西,从一开始的领导办公室门口或监控下面,挪到了厕所里面或没人的地方。

官员真正发现问题也就敢给皇帝汇报了。

不用像之前一样,怕自己的告密奏章题本还没送上去了,人家就已经知道了,先一步把自己给做掉了。

皇帝看完所有得密折后,将一些私密的,不适合大众知道的,或简单的,直接可批示用印下发。

皇帝给臣子们下发了怎样的命令,军机处包括其他人也不知道。

只有皇帝觉得可以让别人知道的,或有难处,自己不想背锅的事务才让军机处得知。

然后让军机处商议怎么处理,商议完后交由六部或地方执行,由此便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高武+征战+暴兵+伐天+人皇+系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人族不是尔等眼中的刍狗,虽短视萤火,但也敢与日月争辉!种族虽弱但亦有诛天之力,今日孤杨广以人皇之名在此立誓:孤在,当横亘天门,独掌乾坤!天地神人鬼共鉴之!这是一部人族的奋斗史。一个现代人从天子到人皇的一生!
你什么时候养狗呢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