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上要把钱还给自己。
那摊位上的那个人岂不是?
他脸色煞白的被拖了出去,连赔罪的声音都发不出去了。
这可是四千多两啊。
按照大明律贪污六十两都要剥皮实草,而自己还是被皇上抓了个现行。
有苦难言。
我栽了,这一招好狠毒啊。
让我自己把贪污的证据送上去。
我怎么那么傻。
顾礼被拖走后,朱标拿着碗吸溜了一口米粥,又吃了点咸菜,对于那猪头肉,他是一点也没有动。
老朱看着他:“怎么,不想杀顾礼?”
“非也,顾礼贪污受贿必须处死,但是他是有能力的,户部交给他这段时间没有出过什么乱子,这就说明他的见识还是不一般的。”
朱标调查过史书,洪武总共三十一年,光户部尚书就换了44个,处死十几个。
是的,没有听错。
31年换了44个,平均下来一个人不过一年半,一年半够干啥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没弄明白就滚蛋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镀金。
某官员落马时,简历一大串,结果都是这个地方呆了几个月,那个地方呆了一年多。
然后就以政绩优异,选调提升。
关键你赴任那几个月了干了啥?老百姓知道你的名字吗,你做了那些事情?
恐怕连他本人都不知道。
反正过来混个副的,结交一些当地朋友,然后再跳下一级。
这样的你对于本地经济和民生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洪武年间也是这样。
户部变成流水工厂,全国经济一塌糊涂。
永乐大帝夺取皇位,朱棣这个人还不如朱元璋。
他脑子里只有打仗,打仗。
想法是好的,但是钱不够怎么办。
那就疯狂印钱,最高的一年,他一次性印了六千万贯。
而当时全国的税收才千万左右,这还是太子操劳国事维护下来的。
结果朱棣打了一次仗,结果没找到蒙古人回来,这一次仗他花了一千多万。
朱高炽有可能是累死加气死的。
现在的情况是顾礼下台,谁来顶,顶不顶住?
马上就要干胡惟庸了。
户部如果出了事情,其他部门都要完蛋。
朱元璋左思右想:“礼不行,时如何?”
时就是时镇。
目前的户部左侍郎,不过这家伙太老了。
他的思想更加守旧,不敢于创新,每天只想着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不去改变大局。
说实话就是个混工资的。
不创新,也不贪污,还有一年多他就可以提出告老还乡了。
到时候皇上还要赏赐他一些财物和勉励,美滋滋。
这样的人让他当尚书。
想想都不敢想,国家财政如今是一滩死水了。
如果再放一尊大佛,得儿。
朱标左右想了想,要不要让还是已经中举的夏原吉试试?
但很快他就屏蔽了这个想法。
因为太不现实了。
举人虽然已经可以当官了,但级别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