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熹学法

第138章 朱熹学法

看到这群学子受教的样子,刘清泉的心情也好了些:“慢慢悟吧。”

“老夫先去学习学习西洋文化,就不多教了。”

学子:“先生竟然学习西洋话?”

“书上说他们都是一群未开化的人,那里有什么好学呢。”

刘清泉呵呵一笑:“小了。”

“格局小了。”

“以夷制夷,前提要了解对方,孙子兵法讲究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西洋文化虽然粗鲁,但是对话却十分简单明了。”

“况且吾为帝师,多学一点,有好处。”

“多学学朱圣人的六条,第一条是循序渐进,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逺。

先读的未懂,就不要读后面的,有如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第二条为熟读精思,读书不可贪多,不可急于求成,要熟读精思。

学习与理解要结合,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深刻领会所读之书的见解。

第三条要虚心涵泳,此种读书法要求不预设立埸,不自满自足凿附会。

我们这个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

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人之言,亦须更加慎思,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深刻体会,切忌走马看花和浮光掠影。

第四条呢是切己体察,读书要结合自己的思想、经验、从书外去体察书中之味。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此种读书法,要求自身体察,自信不疑。否则人云亦云是不会有见地的

第五条为着紧用力,读书是一件费心费力的苦差事,只有勤苦认真,才能有所收获。

读书要寝食俱废,不解不休。读书如船行水上,若不奋力划行,可能前功尽弃。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啦

那就是居敬持志,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

尔等读书时的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缺一不可。

学子恍然大悟:“不愧为帝师,我等受教。”

刘清泉“嗯”了声:“这些都是朱圣所言,老夫充其量是个传话筒而已。”

“对了,尔等有没有悟出什么?学而不思则…”

其中一位学子拱手作揖:“朱夫子曾说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意思是这半亩大的方形水塘,好像一面开展的明镜,天光和云彩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在水波中浮动荡漾着。

想问方塘,为何能够这清澈呢?原来是因为有源源的活水,不断的流注进来呀!

学生认为这是从字面上来欣赏这首诗,它自有更深一层的含意。

他用水的所以能保持清澈,是由于不断有源头的活水注入,来比喻人的求学也要每天有新的吸收,新的体会颖悟,才能使你不断地进步!这就是心灵上的活水。

但学习仍须有一定的方向,所以强调源头,假如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那再多的学问也是无用的。”

另一个学子说道:“朱圣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

昨天夜里江边春水大涨,那艘巨大的船舰随水波涨高,就像一根羽毛那么轻。

从前浪费许多力气也不能移动它,而今却能在水中自在地行动。

这是借泛舟来说明,水大的时候,再大的船也可以自在飘移,水深不够,再大的力气也无法使船移动。

说明读书是要有方法的。

没有正确的方法,再努力、再苦读,也将事倍功半,就像大船在浅水之中,无法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乞丐皇子复仇路
乞丐皇子复仇路
二十年前,天叶王朝皇子叶不孤被师傅柳一刀带入坊间,只为躲避祸乱,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大厦将倾,不得不急发三道皇榜,唤醒皇子叶不孤,而柳一刀已近暮年,奄奄一息,死前动用最凌厉的占卜术“生死占”预测未来,并将自己毕生功力传给徒儿叶不孤;与此同时,柳一刀当时为了完成任务抛妻弃子,如今女儿柳如墨已经长大成人,她历经万难,却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不得不与叶不孤一起,并肩作战,发誓要揭开当年的谜团,在相处的
假斯文儿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