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第九十五章 去吃面

第95章 去吃面

“各位客官,面来了。”

小二脖带汗巾笑呵呵的将三碗苏式酱油小面端了上来。

紧接着又端了十几个浇头。

有黑乎乎的大肉,豆干,等等…

另外一个小碗还装着微微发黄的蔗糖。

以及黑乎乎的砂糖,也就是红糖。

这些糖是加进面里头的。

对于朱标等人这样的典型中原男人。

吃面加胡椒面和醋还行。

加糖的话简直是传说中的黑暗料理。

蔗糖如今便宜的不行。

在元初的时候蔗糖可是连皇帝都眼馋的高等食物。

后来经过四川,浙江,福建发明了三道压糖法。

已经可以把甘蔗的糖分达到最佳,出现了微微发光的糖粒。

除了没有后世的白糖那么甜,口感还是可以的。

朱标夹起一块炖的软烂的大肉,还没有夹起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便直接从筷子上脱落下来。

他只好大肉倒在碗里。

咬上一口,发现是甜咸口的,配上微酸的雪菜。

一股子东坡肉和雪菜的口感在嘴中爆炸。

再配上劲道的面条,几人吃的有滋有味。

“四弟,你怎么不吃啊。”,朱樉吸溜一口面条,嘟囔着嘴看着他。

“不想吃,甜不拉几的。”

“你们吃吧,我不饿。”

朱标呵呵笑道:“反正明天就该回去了。”

“这样吧,大哥带你去吃正宗的中原面条。”

“真的?”

朱棣眼前一亮:“苏州这饭我是真吃不惯,什么都放糖,我最讨厌吃糖了。”

这点朱标没有说他矫情。

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食物反感。

比如有人讨厌吃香菜,甚至闻到就想吐

还有些人吃不了大蒜。

又或者有些人吃了芒果折耳根直接过敏。

并不是他们矫情,只不过他们基因里,就吃不了这东西

“真的,走吧,花云付账。”

“大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呢,这还是王观特意说的。”

“他说怕我们吃不惯苏州饭,特意找了这么一家地道的中原面馆。”

朱樉呵呵笑道:“这个王观还挺用心的,大哥将来给他一个尚书坐坐吧。”

此话一出,满堂黑线。

南城赵家中原面馆…

这里的位置很偏僻,客流量不大,但好在地点选的好,这段时间临近中秋,来吃面的人更是不少。

苏州如今北方人前来闯荡生活的也不少。

这群人普通后世的江西小炒,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河南烩面。

河北正宗安徽牛肉板面一样。

只吃自己习惯的味道。

此时临近晌午…

赵老五正在揉面,擀面,切面,面皮被他切的薄厚适中,宽窄均匀,而他妻子抓起旁边切好的面就丢进了沸腾的锅里。

顺手扔进去几把青菜。

过了一会,拿漏斗将煮好的面盛进碗中,半勺咸卤子一浇。

点上几滴芝麻油,撒上一小把炒碎加盐的芝麻粒,加以香菜小葱提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
回到大宋斗梁山
回到大宋斗梁山
陈子御意外来到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在黑风寨当了土匪,一碗啤酒勾搭走了花和尚鲁智深跟青面兽杨志,武二郎你也到碗里来。赈济流民,截胡宋江。一首情歌俘获李师师的芳心,为了让陈子御立足朝堂,还跟赵佶分了居。赵佶顶着绿帽子只好给他封了官。宋江哭着打滚:“把我兄弟还给我”蔡京“我们要以贼制贼。”高俅“我们断他粮草。”童贯“二位大哥,求你俩别作妖逼他,一催就闹着辞官回去躺平。”金国“大哥别打了,小弟这就给你采身养
午夜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