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果然是要开始航天大时代了吗?”
“好啊,人类终于不在地球上龌龌龊龊了,开始追寻星辰大海了。”
“好家伙,这都第几个空间站了,人类需要这么多空间站吗?”
“现在太空里就有两个,计划可就多了,北边和三哥都说要自己造,这就又有两个,而且联邦还要造月球空间站,加上这几个商业版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人类最多可以同时存在10个左右的空间站!!”
“牛哇,人类终于要大规模进入太空了!”
“好事,大好事!”
“吴老板的空间站真大啊,一个就顶其他的好几个,所以就弄这一个舱?”
“我感觉一个就足够了,里边什么都有,毕竟只是接待太空游客的。”
“空间站什么的我可以等等,看起来需要很久,我就好奇那艘空天飞机什么时候能造出来,毕竟交通工具要先有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感觉怎么也得好几年吧,其他的商业空间站至少也得四五年之后,有的甚至要等七八年,吴老板的空间站和空天飞机估计也早不了。”
“我感觉应该比联盟的载人登月要晚,但不会晚多少,顶多载人登月一年之内吧,我相信吴老板和升级科技的效率。”
“我倒觉得会比载人登月早,就这两年之内,直觉!”
“伱这直觉也太离谱了……”
离谱吗?
吴用自己也觉得有些离谱,因为哪用得着两年啊,就在明年!
毕竟他可不是普通的科技公司老板。
就这样,大家在“人类即将大规模走向太空”的氛围里渡过了旧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
新的一年里部分地方恢复了乱糟糟的情况,因为大家发现两个庞大势力的争霸争不到自己身上,于是就一切照旧了。
甚至没有走向更坏,而是走向了更崇高的目标。
太空!
可能是这两个庞大的势力也知道在地面打仗没好处,所以就在太空进行竞赛。
或者是想先一步占领太空,然后把对手憋死在地面上,这叫降维打击。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竞争竟然没有上次那么恐怖。
当然,也有可能是竞争才刚刚开始,毕竟联邦去年才刚刚发布了竞争演讲和大规模封禁,等到之后冲突一次又一次升级了就不好说了。
在差不多安稳了几个月之后,三月份联盟这边就开始发力了。
因为差不多半年时间过去了,联盟的手机厂商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Z”字型二次折叠手机,而且用上了新一代的国产5纳米芯片,宣布便携式个人智能终端时代正式到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吴用再一次到了升级科技航天公司。
公司的人告诉他空天飞机的制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
他穿着白色防静电服进入车间之后入眼一片洁白,就跟他们身上的防静电服一样,这差不多是联盟这边的航天工作车间的经典配色了。
各种设备分列其中,多而不乱,很多穿着同样防静电服的工程师在忙碌着。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面前的飞行器,它被诸多脚手架、天桥、移动梯、机械臂围在中间。
它上白下黑,有一股航天飞机内味,但整体比航天飞机扁平一些,看起来更加凌厉,更加科幻。
这就是升级科技航天公司即将完工的首艘轨道穿梭机。
或者说单级入轨飞行器、太空飞机都行。
它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代号,叫“天鹰1号”。
至于它的定位,怎么说呢,虽然很多人都想叫它“空天飞机”,吴用之前也这么说过,但严格来说应该不算。
因为空天飞机是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新型飞行器,是航空技术与航天技术高度结合的飞行器。
而“天鹰”无法进行航空飞行,最起码是无法进行长时间航空飞行的,因为它上边装的是火箭发动机。
虽说是比较适合单级入轨飞行器的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大家都知道,各个都是油老虎。
哪怕燃料可以占到飞行器起飞重量的90%,也就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完事了。
这点时间对于大气层内的航空飞行器来说堪比一哆嗦,也就刚刚起飞的程度。
在机场上空盘旋几圈就该降落了。
这多尴尬。
不过相对于传统的航天飞机,“天鹰”也有自己的优势,并且优势巨大。
要不然吴用也不会拿它当自己的“跑路工具升级原型”使用。
传统的航天飞机只有联邦和死去的北边有,但是它们都需要辅助火箭送上去,仅靠它们自身的能力是不能入轨的。
北边的就不说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纯粹就是靠火箭送上去的,而且没服役过,只进行过试射。
它自己在起飞阶段不发力,而把它送进太空的火箭就是传说中的“能源”号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100吨。
联邦的航天飞机就多了,并且都执行过实际任务。
它们还说自己不靠火箭,只需要挂一个燃料罐,全程使用自己的发动机就能飞向太空。
可它使用的外挂橙色燃料罐比自己都大,它自己就像依附在燃料罐上似的,更别说它还挂了两枚固体火箭推进器,每枚推进器可以产生1500吨以上的狂暴推力。
所以说什么靠自己,听听就好。
不过不管是北边的还是联邦的,都已经退役了,现在是第二代航天飞机。
第二代航天飞机缩小了很多,基本都是无人的,直接放到火箭的顶端就可以发射上去。
说到底,还是借助了外力。
如果“天鹰”能成功,那绝对会成为地球航天历史中绝无仅有的成就。
并且妥妥的原生三级造物!
想想就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