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造物能升级

第120章 长征九号和长征十号

“……确定方案之后,具体资料会下发到各个院所,各院要以最快的速度抽调精兵强将加入长征九号和长征十号项目……”

“之前冻结的资金和材料会重新投入项目,并且会追加款项……”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联盟人早日登上月球,为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越开越顺,后来还不断响起掌声,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焰,熊熊燃烧!

星辰大海,越来越近了!

不过第二天,他们就吵得不可开交了。

第一天的会议全程都是大起大落,后边光顾着激动了,会议结束之后才冷静下来。

之所以第一天的下午不开会,是因为吴用给了他们一些不保密的表层资料,让他们仔细研究去了。

只有研究明白了,他们第二天才有的聊。

虽说天机星参考当前的技术,再结合数据库里的超级技术整出了绝对靠谱的新型火箭技术,而且吴用也审核了一下,觉得没问题。

但那也只是他绝没问题,其实他对联盟的具体航天实力不是100%的了解,他不确定相关院所能不能达到他的要求,所以才需要第二第三天的技术研讨会。

而会上他们肯定的吴用的技术先进,但就是太先进了。

两个新型号的火箭上用到的新技术都非常多,是不是要谨慎一些?

长征十号的新技术还好说,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它上边有大量的长征五号痕迹,比如发动机用的是长征五号发动机的改进型,箭体也是长征五号论证过的5米直径箭体。

所以在没有正式命名之前,除了一直叫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和“921火箭”,有一段时间还被叫过“长五登月型”。

其实“长征十号”以前就有,是几十年前对标联邦“土星五号”的超级火箭,运力有50~150吨。

只不过当时联盟的整体实力太弱,航天实力自然也一样,那时候最强的火箭运力才几吨,根本玩不转,所以就搁置了。

现在重新启用了“长征十号”的名称,并且就是为了载人登月任务,也算是对以前的致敬了。

吴用设计的长征十号火箭沿用了之前的设计,就是捆绑三个5米直径的芯级火箭,全长88米,起飞质量约2187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7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

还可以衍生出无助推器的光杆型号,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和货物的运输任务。

这型火箭全长67米,起飞质量约748吨,起飞推力约873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吨,正好可以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

新一代载人飞船只对接空间站的话是“轻型”的14吨,执行登月任务的话就是“重型”的超过20吨。

这些数据跟之前的数据差不多,吴用只是升级了发动机材料和箭体材料,把它的一级火箭改成了可服用火箭。

这本来是长征十号的未来目标,吴用直接把未来拉到了现在。

这个升级老航天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新技术不少,但技术原型更多,算是“半成熟”技术,有实际技术支持的话一年首飞不算离谱。

而说到“长征九号”,它的变化可就多了。

长征九号早期论证的时候有两条技术路线。

一是9米直径芯级捆绑4个3.35米的液体火箭助推器,其中9米芯一级使用4台650吨单喷管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助推器使用1台650吨单喷管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二级使用2台20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

二是9米直径芯级捆绑4个3.35米固体助推器,单个固体助推器推力1000吨,芯一级并联使用4台20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芯二级使用1台20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

两种构型火箭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能满足起飞重量在4000吨左右,起飞推力5200吨左右,火箭全高100米左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130吨左右。

后来觉得650吨的超级发动机太难了,推力下调到500吨级,最后确定为480吨级双喷管分级燃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难度进一步降低。

并且有曾经的老大哥RD180系列发动机作为参考,更加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

长征九号也因此迎来了第一次官方确认的方案,芯级直径升级到9.5米,助推器的直径也升级到5米。

构型也从两级半升级为三级半,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涨了10吨,达到了140吨左右。

后来“神人”马一龙横空出世,他的猎鹰火箭以其高可靠性、超低成本、炫酷的可回收技术秒杀一众现役运载火箭。

甚至猎鹰火箭都是小试牛刀,直径9米且可以完全回收的“星舰”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同时那玩意也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航天运载工具认知。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联邦粉丝”,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联盟很快就出了长征九号的无助推器新构型设计方案。

新构型对动力系统又做了调整,其中液氧煤油发动机以480吨级双喷管发动机涡轮泵为基础,研制360吨级单喷管液氧煤油发动机,22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也进一步降低为120吨级,以120吨级一型液氢液氧发动机满足原本22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和25吨膨胀循环发动机的需要,对火箭进行进一步简化。

然后觉得“星舰”的9米直径不够粗,所以把本来就有的9.5米直径增加到了10.6米,近地轨道运力也增加到了最少15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超过50吨。

所有人都知道这肯定不是最终的方案,因为长征九号没有正式立项,如果学习的目标有了新的变化,它肯定会接着改。

“后起之秀”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为吴用的升级方案就是在这个方案上进行的修改。

第一步就是修改了7.5米的三级火箭和9米的整流罩。

芯级直径都10.6米了,上边竟然缩小了,简直暴殄天物,他的设计方案通体改成了10.6米,大体看起来成了加粗版本的星舰。

然后是360吨的一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升级了材料,简化了管路,把它改成了可重复使用的。

再二级和三级合二为一,跟星舰类似,它使用的12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做了同样的升级。

同时火箭壳体也做了材料升级,内部线路做了简化,大量采用“无缆化”技术,减少电缆数量,增加模块化水平。

这么一番升级下来,新的长征九号火箭全回收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达到了150吨,不回收的话更高。

地月轨道转移能力还是50吨。

因为它用的是氢氧燃料,在高空和真空的性能天然就比使用液氧甲烷燃料的星舰要强,所以不用在轨道上加注很多次才飞月球,可以直飞!

这就又简化了流程,同时也是在消除不少潜在隐患。

只不过一些老航天有点不同意见。

相对于“半成熟”的长征十号,之前的长征九号新技术比例就够多了,现在新技术的比例都到100%了!

“不行,这种方案太冒险了!”

“是的,新技术太多了,如果全上的话稳定性肯定会非常差。”

“嗯,我觉得我们还是稳一些比较好。”

“没错,联邦重返月球的时间都定在5年后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超前,还是用稳定的技术吧,要是长征九号在发射台上炸了,那影响是巨大的。”

“嗯,那样不仅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士气的打击也很大,我看还是稳定一些为好。”

“长征十号的方案我没意见,甚至只有它我们也可以提前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不过先发射长征九号投放长期月面舱室,然后第一次载人登月就常驻的任务流程我不同意……”

吴用:“……”

好吧,他算是理解了,怪不得三体里章北海要射杀“老航天”……

PS:感谢“宅男迷茫的未来”的500点币、“syz时间流逝”的100点币和“08a”的100点币打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盘龙之青龙重生
盘龙之青龙重生
假如青龙雷丁穿越到了诞生的时候,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会发生什么……
晨阳魔法师
诸天武侠从笑傲开始
诸天武侠从笑傲开始
秦峰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古代,正当他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看过的笑傲江湖的世界。多年之后,当他站立山巅,手持利剑,傲世群雄之时,才发现,这也只是开始。
木耳白菜
斗罗之从地下城而来的鬼剑士
斗罗之从地下城而来的鬼剑士
电脑爆炸,曹烨带着鬼剑士的能力,穿越到斗罗大陆。无意救竹清偶遇戴沐白拜师赵无极气哭宁荣荣惊呆了狗三...武魂:双龙魔影剑。四系鬼剑,魂技多多。
小橘是猫
末世爆发,我能召唤铠甲
末世爆发,我能召唤铠甲
洪毅,大三学生,末世爆发前一晚拿了个快递,一部诺基亚手机,之后睡觉时做噩梦,世界到处都是丧尸,变异兽,变异植物。一觉醒来后发现眼睛出现一串数字,1596745821刚开始以为是电话,后来发现是幸存人数,80亿人还剩不到20%梦里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末世爆发了。柳毅回想起梦中的事,去打开那手机,点了几个数字。这手机变成光射进柳毅眼中消失不见了,柳毅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个宇宙顶级智能手机,拥有召唤系统,其中
龙骨山
四合院:舅舅易中海,瞬间躺平!
四合院:舅舅易中海,瞬间躺平!
穿越到情满四合院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舅舅居然是八级钳工易中海!李卫国瞬间躺平!
雪中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