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之后有好心人再给学校捐赠书籍,直接捐赠普通的书就好了,不用捐助稀少且昂贵的盲文书籍。
盲文书籍一般都是25×30厘米大小规格,在特殊的纸张上有许多凸凹不平的盲点,盲人就是靠触摸这些盲点来读书的。
由于受盲文专用纸张价格较高、工时较长、印制过程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一本很薄的读物制成盲文书籍后,体积和厚度要增加10倍!
制作费用也会相应增高。
比如一本约10万字的书籍转译成盲文时,就变成大约10厘米厚的……两大本!
再加上盲文出版物的译制、校对都比一般出版物的成本高出几十倍,因此尽管译成盲文的作品不需要向作者支付版税、稿费等,盲文出版物的成本仍是高得出奇。
例如一本零售价3元的杂志,印成盲文版的成本为210元,是正常读本的70倍,对于绝大部分盲人读者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有了“小葱”帮忙阅读给盲人听,普通的书籍就足够了。
相对于生活上的帮助,其实这是让老师们更加欣喜的。
青舟盲校毕竟是学校,除了教会盲人孩子们适应生活之外,还要让通过教学培训让他们走向社会,让他们能够自理自立。
除了教授学生们职业按摩之外,青舟盲校还有高中教育部,是残联委托试办的全国唯一一所盲人普通高中。
它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教材与健全人普通高中基本一样,办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同时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
有“小葱”做辅助之后就真的方便很多了。
而拍摄完了学校里的辅助作用,对于盲人来说真正困难的点就来了。
那就是——出行!
如果盲人在一个小范围内靠摸索能顺利活动的话,那上街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完全无序的存在,非常危险。
哪怕有盲杖和盲道,甚至有导盲犬帮忙,一样是困难重重。
盲杖和盲道就不说了,作用非常有限,盲杖就是摸索的延伸,盲道布置不规范的话反而容易出问题,而且经常被莫名其妙的车挡住。
而导盲犬到底是动物,哪怕训练的再好也有不足之处和风险。
更何况有的人不管狗凶不凶,确实怕狗,这就对导盲犬出现在公共场合造成了一定阻碍。
尤其是上空间比较私密的公交车时。
有时候看到类似不让导盲犬上公交车的新闻,大家会天然的偏向弱势群体,但社会需要为盲人考虑,也得为另外的人考虑,这东西都是双向的。
“小葱”是狗,但不是真狗,上公交车顶多是类似……拎着折叠自行车上车。
而且导盲犬再聪明,顶多说它有几岁孩子的智力,它始终是不会说话的,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之后只会原地停下或大叫,然后让盲人……自己判断。
“小葱”的信息判断能力非常强,可以快速的把信息通过语音的形式传递给用户。
它是智能的,且智能程度很高,还能说话,这对导盲犬来说是降维打击。
当然,最厉害的打击还是价格。
导盲犬的训练非常难,不仅“合格率”很低,很多条狗才合格一条,后期的“维护费”也不低,加起来几十万起步。
而“小葱”的价格经过吴用的透露,顶多几万块。
在方思浩小朋友准备好之后,一群人就跟着“小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