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适合火星生存的生物
以陆恒和上面的良好关系,帮陆恒完成一次额外的发射任务当然没问题。
航空航天以前都是为了达成一些科研、战略目标。
可很少有赚国内企业家钱的发射项目。
也没有像是国外那样,收费几千万美刀,将人送到太空旅游一圈。
最多就是帮着友好国家发射卫星,这些年发射了不少,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案。
国外也有类似的收费发射火箭,而且都是按照公斤来计算价格,每公斤达到10万夏元左右,阿美莉卡技术更先进一些收费差不多5万夏元一公斤。
夏国这边情况就复杂很多了,关系好的收费就便宜,关系一般的收费可能会贵一些。
陆恒当然可以拿到成本价。
只不过这个成本,和国外的帮发射成本,以及国内的帮发射成本都不一样。
以前接的单子最多就是发射卫星,有些东西可以回收。
可陆恒发射的东西是发射到火星,属于一去不回的类型,那肯定要把所有成本覆盖,不管是火箭本身的成本还是燃料的成本。
扣除这些后,再加一些服务费,具体价格多少,姚南也要回去开会协商才能决定。
陆恒让他有了金额后打电话通知。
随后姚南又询问道:“没问题,不知道要发射多重的东西?”
陆恒还没有研究生物复合体,应该不会很重,主要是前期要携带水还有营养物质。
时间太短,陆恒没信心现在就研究出能够吸收其他物质就能获得能量的生物。
考虑到航天局的运载能力,陆恒肯定想要最大载荷。
多运点东西过去,有备无患。
“现在能带多重的东西到火星?”陆恒问道。
姚南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回道:“五吨左右,主要是你要急,来不及重新设计运载火箭,所以用的天问系列,天问一号运载能力就是5吨左右,怎么样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要不然多发射几次,就是要多花点钱。”
陆恒有些吃惊地看着姚南。
竟然还能这样,难道说航天局储备了很多火箭,只要他肯出钱,随时能发射?
“可以发射很多吗?你们现在有多少可以发射到火星的火箭?”陆恒好奇道。
倒不是他需要发射很多次,只是好奇。
姚南自豪的笑道:“这航天火箭可都是我们自研自产的东西,数百上千家配套工厂生产零件,每次肯定都要生产很多,最开始的时候是最困难的,但我们已经有几十年打下的深厚基础,只要有资金,那就可以爆发产能,一个月生产好几个能发射到火星的火箭都没问题。”
“可比造航母要简单多了嘛。”
陆恒顿时无话可说,这造火箭和造航母哪个更难,没法比啊。
毕竟航母那么大,焊接都需要很久。
既然可以发射几次,陆恒便详细追问短期内能发射多少。
姚南竖起3个手指头。
“一些卫星火箭也可以改装,一个月内的话,发射3次没问题,这是以前的储备,要是你下个月还想发射,那你现在就告诉我,配套的工厂现在就可以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零件,怎么样要不要多发射几次?”姚南笑道。
这对航天局来说可是好事,陆恒不缺钱,航天局缺钱啊。
很多项目就是资金紧张,都还没启动呢。
要是足够多的钱,也能像是阿美莉卡那样,对着水星木星发射探测器,还能朝着太阳系外也发射。
可是一次发射就是几十亿,这个单位还是美刀。
换算成夏元就是几百亿了。
夏国每年的航天经费都是有限的,必须要分出轻重缓急。
目前就是空间站的后续扩建,还有月球以及火星的项目,更多的项目暂时有计划没资金。
陆恒将购买铁矿的钱砸到航天上,姚南觉得自己睡觉都会被笑醒。
他可是听说了,恒基生物莫名其妙要进军矿业,还一开始就需要大量铁矿,网络上都在传,陆恒需要32亿吨铁矿,这还是一年的用量。
导致最近铁矿价格上涨,他们的造火箭的成本估计都要被影响了。
还有期货,股市,听说最近真是血雨腥风。
都是陆恒的大需求带来的影响。
陆恒倒是拍拍屁股不搭理袋鼠国的人,也没听后续什么计划,可矿业真的是被陆恒搅和得乱七八糟。
“暂时就先发射一次吧,后续估计还有需要,我也说不准,你们先给我个价格,我回去研究研究,看看要发射多少次。”陆恒最后说道。
双方会面结束,都有很多事要忙,姚南很快告辞离开。
倒是陆恒还要留下来接受唐健问询。
陆恒先前在弄铁矿,有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建设那么多铁塔。
这转瞬间,怎么又开始搞航天了。
陆恒还真是个容易“变心”的科学家啊。
唐健这次一定要问清楚,陆恒到底要干什么,能不能一样一样地来。
生物这摊子事是他在管,唐健真怕陆恒走歪了,陆恒是他非常看好的科研人才,有那么多可以研究的项目,干嘛要去折腾铁矿还有航天,看起来这似乎没太多关系。
这次唐健就问出心中的疑问。
陆恒正要和唐健说国外人工智能的事,现在只能先解答唐健的问题。
“唐老,我可没有瞎搞啊,铁矿是因为我们需要生物芯片,这个生物芯片的成长环境,要搭建框架,没办法,我们国内铁矿品质没有国外的高嘛,我只能让赵和光到国外去谈承包铁矿的事,到时候探测我们的人搞定,开采还是要和国内的公司合作。”
“只不过,我现在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采矿技术,等这项技术成熟,国内的公司派人过去工作也比以前工作内容简单很多,效率应该还会提高。”
“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如果成功,我们国内的低品质铁矿,也可以开采,成本还能降下来,那时候国外的人就没资格和我们谈价格问题了,他们开出了一百多美刀一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场价格战必须打,还要打赢才行。”
陆恒耐心的解释道。
唐健大致知道里面的情况,因为之前陆恒就详细介绍过生物芯片需要搭建框架,他还询问过几次能不能用替代的办法,最后都被陆恒否定了。
就是要在恒基生物搭建钢铁巨塔,然后在这些塔上种世界树,种世界树的伴生生物芯葵。
一开始唐健就预料到铁矿价格不好谈,现在事态也按照他预想中的发展。
只是不知道陆恒能不能破局了。
关键还是在新技术上,只有新技术能打破以前的规则。
就像是当初陆恒研发出了污菌,现在污水治理产业,也是一片狼藉,大量搞污水治理的公司破产的破产转行的转行,还有一些成了污菌代理商。
将来陆恒要是拿出新的采矿技术,将低品质铁矿变废为宝,现在的这些坚持价格的垄断矿业巨头,也会如同污菌那会一样,只能求合作,否则没办法生存。
“好吧好吧,这个我能理解,需不需要我帮忙?目前国内生物实验室已经很多,我们协会的数百个生物实验室,也是可以统筹规划做研究的。”唐健关心地问道。
陆恒摇摇头,这次研究和上次研究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