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接受问询,和化为合资成立公司
恒基生物和化为谈判合作,导致双方公司五一也没有假期。
具体谈判事务都由公司的专业人员负责,价值评估,股份占比以后的合作具体细则等等。
陆恒和任总谈完后,有关部门便让陆恒前往京城,接受人工智能技术有关问询。
上次公布恒基生物拥有人工智能技术后,唐健就找来计算机专业的陈院士过来询问具体情况。
最后被陆恒用仿生神经元糊弄了过去,没有展示产品。
陈院士最后只说恒基生物将来能够展示时,一定要告诉他,并且留下了电话号码。
现在陆智这种强人工智能诞生,以后应该怎么应用,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允许才行。
而且陆恒很肯定,对方一定会要求拿到一份程序进行内部研究。
就和最开始做出基因编辑工具,有关部门购买L聚合酶微生物培养一样。
陆恒已经想好对策。
陈院士匆匆而来,又被震撼的匆匆而去。
事情太大,他做不了主,只能赶紧回去请示上级。
一天后陆恒被邀请参与一场高级别会议,见到很多大人物。
类似国外国会质询,只不过这次是不公开询问。
陆恒先当着几十人介绍了一遍陆智的诞生过程,隐去了自己思维被复制的部分,只是说因为发明了微观生物机器人,拥有研究神经元的能力。
根据神经元研究,获得了全新的计算机算法。
在场有不少专家听完陆恒的介绍后,便忍不住打断问道:“你们是不是能够复制人类思维到电脑程序里了?”
陆恒摇摇头道:“这很难做到,我们大脑神经元超过数百亿,将每个神经元研究明白需要大量微观生物机器人,理论上来说只有复制所有神经元,才能做到思维上传。”
“活着的人脑细胞和死了的人的脑细胞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使用的神经元,是通过培养干细胞获得神经元细胞,模拟的初始状态下婴儿大脑空白状态,随后不停灌输知识训练人工智能,和国外用万亿级别资料训练不一样,我们初始训练,有点像是婴儿的学习过程。”
听完陆恒的话后,现场一些老人心中有些失望。
随后无数人纷纷提问,陆恒能够远程和陆智沟通,在应付有关部门质询上,有非常大的优势。
脸上网络后,陆恒就像是百科全书,什么问题都能回答。
所有人都理解为什么陆恒能研发出这么厉害的人工智能了,因为陆恒的天赋也许超越了地球的所有人,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当然也有人怀疑,陆恒这么厉害是因为悄悄对自己进行了基因编辑。
只不过有些事没有证据,最好不要提。
最初的四五个小时,都在讨论技术,还现场展示了陆智的能力。
花了一上午时间。
到了下午,就是具体应用环节了。
陆恒递交了一份商业计划,还有人工智能发展蓝皮书,里面包含了相当多的内容。
还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将来大量人口将失去工作。
根据陆智靠着无数副脑运算得到的答案,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靠第二世界容纳这些人。
其实就是夏国也将面临N头乐理论提出的问题。
这个理论最早出现于《全球化陷阱(Die Globalisierungsfalle: Der Angriff auf Demokratie und Wohlstand)》一书当中。
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
没有特别显着特长的人,无法贡献出让社会进步发展的能力。
现在就不一样了,恒基生物研发的人工智能工作能力超出人类想象,大部分岗位都可以被替代。
伴随机器人技术发展,结合人工智能,一些复杂的工作都能交给机器完成。
陆恒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游戏”。
让无数人在游戏里工作,没有找到更好处理方法前,暂时只能这样。
将来游戏里也可以学习提升,陆恒的生物科技,还可以对人类本身升级。
最终这个议题暂时搁置,陆恒给出的资料太多,有关部门的人员需要研究一段时间。
最后大领导问道:“这项技术,能否出售一份给我们保密部门使用?”
面对这个问题,陆恒很难拒绝,这可是最大的那位开口。
不拿出真东西给有关部门研究,陆智估计只能待在实验室里。
“只能给你们一份初始版本,你们自己培养,只有这样才最安全,我们已经培养成熟的,和我的思维性格近似,就像是一个三观固定的人。”陆恒说道。
会议室内无数人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看来陆恒这次很懂事,没有再藏着技术。
有了人工智能源代码,不少专家也觉得能研究明白。
提供一份初始版源代码,也是陆恒通过陆智计算得出的解决方案。
一直藏着上面对他不放心,不敢大规模应用,也不会相信陆恒的蓝皮书。
将事情拖着,人工智能应用暂时不开启,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要知道国外也在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实际应用,公司估值高达数百亿美刀。
夏国既然有更好的技术,为什么不用。
就算用了后果是很多人失去工作,但也有更大好处,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一些人通过“n头乐”游戏安抚。
对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进一步深化培养。
这注定是一个大工程,将牵扯到夏国一多半人口。
给有关部门的源代码,和先前陆恒说的差不多,就是初始的神经元模拟代码。
但和真实的神经元又完全不一样。
属于陆智根据自身代码,反向推演出的初始版本。
就像是陆智的下级小程序,陆智如果拥有成年人的智慧,这个初始版本就是3岁小孩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