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上,为了抵御风沙而包裹地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的温惠,神色认真,久久地凝望着眼前这座磅礴苍茫的关城。
直到队伍重新开始前进,身旁在路途上结识的好友,拍了拍温惠的后背以示提醒,温惠这才收敛了思绪,跟着动了起来。
队伍朝着城门行进,在城门口被守城士卒拦下。
仔仔细细地检查了几遍交付的文书后,又对着名册上的信息和画像一一拷问辨认。
正式确定了温惠一行人的身份后,才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随着最后一个人的脚踩在城内的土地上,城门轰然关闭。
城内和城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入了龙城后,温惠只觉得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了起来。
不同于城外的黄沙弥漫,寂静无声。
入耳是此起彼伏的的呼和叫喊,张眼望去,可以一目了然地掠过宽阔严整的主街,直直地看见尽头伫立着的府衙。
街道两旁,沿街商户的门楣上尽数挂着各色鲜艳的旗帜,在猎猎风声中飘摇摆弄着柔软的身肢,为店铺招徕顾客。
街上的行人、车马往来热闹。
龙城里的人们,不同于温惠事先所预想的满脸愁苦,映入眼帘的反而是一张张坚毅带笑的面庞。
龙城之中生活的,有普通百姓,有谋利商人,但更多的是驻守的军队和自发踊跃前来的武者,就连开门迎客的商铺之中,也个个都是练家子。
街上的行人各色各样,除了健壮的成年男子外,有看似弱不胜衣、娇怯孱弱的女子,有白发垂髫、满面沧桑的老者,可唯独却没有任何年纪大小的孩童。
是的,没有孩童。
即便龙城中有地品武神像镇守,即便龙城常年由功名赫赫的大将军驻守,即便龙城里无时无刻驻扎着数十万的军队与不计其数的武者。
但早在龙城被编入边防序列开始,所有的孩童全部被朝廷强令居举家内迁。
甚至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成人也被劝解迁往稍近的内地城镇。
不只是龙城,但凡被列入边防行列的城池之中,都不允许有孩子长期生活在内。
毕竟,即便是再强大的镇守力量、再完备的守城计划,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抵抗住异族的屠刀。
原先无论是朝堂上还民间,对于这项禁令都有着不同的声音,认为是这多此一举,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不近人情,让这些边城百姓背井离乡,不是仁义所为。
或许是之前哪怕最困窘的、异族初次发难的时期,大周也未让异族踏入边城一步的缘故。
异族没有机会大肆屠杀,所以一些未真正见识过异族残暴的无知之辈,自然可以龟缩在安全的地方,大肆谈论,发出一些可笑的无稽之谈。
但在几年之前的三城屠戮发生之后,这种说法就销声匿迹了。
那一次的伤亡全是士卒和武者,虽然逃出来了不少人,可埋骨于黄沙的才是多数。
连有反抗之力的武者都十不存一,更遑论毫无抵抗之力的普通民众呢!
如若未曾下令内迁,那一次的屠戮死去的何止又是数万人!
温惠等人在城墙旁的空地上并未停留多久,就被早早等候在边上的军官领走,带去兵营。
每年,大周境内各地的州府,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应召队伍被分配到不同的边城服役。
龙城是边境防线上的主要关隘之一,不单镇守着一座地品武神像,还常年驻守着大周的一位大将军。
龙城每年被分配安排过来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温惠他们的队伍来的虽然不算最早,可也不属于最晚的那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