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赵恒的儿子仁宗要对西夏用兵时,全国军队已经接近一百二十五万,用在军费上的开支,几乎占了全国税收的十之八九。
但很抓马的是,宋朝是越扩军,越打败仗,但是打败仗,能想到的还是只有扩军。
这样不仅军费给了,还得赔钱,属于画个圈把自己套进去了。
冗僧道就更好理解了,赵恒崇道,开国皇帝赵匡胤当时为了争取南方地主,也颁布了保护佛教的措施。
崇道护佛的氛围下,自然投身其中的人无限增多了。
赵恒几乎要惊叹出声,仅仅三段话,却将国之大事总结得如此到位,可见其眼光长远。
“那以你之见,这三冗应该如何解决呢?”
“微臣觉得,治大国如烹小鲜,具体实务,缓则顺,急则阻。”
柯相笑了,好一个欧阳旭,空谈的时候就是学生,要你冲锋了就是微臣。
“你啊,很不错。”赵恒一愣,然后面露赞赏。
这是不想还没进朝堂就得罪一大批人啊。
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目光长远,又知进退的人。
若是太过刚烈,还未等太子继位,就身陷囹圄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李灵龙瞄了一眼旁边目瞪口呆的沈嘉彦和榜眼,你们还是嫩了点啊,朋友们!
什么叫顶级绿茶?这就叫顶级绿茶!
欲拒还迎才是美啊!
在封建时代,仕途是什么?皇帝的青睐。
有了皇帝的青睐,还怕没有仕途?
李灵龙用事实证明了,学校老师说的‘简历很重要,要把简历写好’是至理名言!
赵恒抚掌大笑:“好一个欧阳旭,好一个赵小娘子,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民间都说金榜题名为大登科,洞房花烛为小登科,朕就成全……”
赵恒打算以赐婚的名义,先施恩一次,待这欧阳旭蹉跎段时日后,再打捞起来,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李灵龙正俯身作礼,等待赵恒的赐婚。
就在这时,崔内侍冒着风险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赵恒的话语。
“何事?”赵恒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崔内侍俯身嘀咕了几句。
赵恒脸色一变,拂袖喝道:“糊涂!不应。”
崔内侍面色尴尬,又解释了几句。
赵恒优柔寡断的性子让他举棋不定,最后还是决定此事暂缓。
“这……我知道了,容后再议吧。”
赵恒头疼地揉了揉额头,挥挥手让他下去。
崔内侍面带可惜地看了李灵龙一眼。
本来都是好事,可惜就是撞在一起了,也不知道这欧阳探花算运气好,还是不好。
李灵龙眼见这一幕,心里充满了疑问,这赵恒怎么突然变卦了?
赵恒因为这突然的消息,一下子失了兴致,挥挥手头也不抬地说道:“今日就到这里罢。”
于是,在沈嘉彦的带领下,三人俯身一礼,缓缓退出大殿。
出大殿时,柯相头也不抬地说道:“赵家娘子既许以年华,又兼有救命之恩。你娶之,应是佳话。”
“如果朝臣因此事苛求风骨、脱俗,忽视人之常情,那是他们的问题,和你无关。”
李灵龙身形一顿,施礼道:“谢柯相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