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宫转转
为了更加具有说服力,李虚现场制作了十余斤的碱水面,并烧水煮给了村民们尝试。
利用碱中和了酸度,洁白松软且劲道的面条,只放了盐生抽和少许味精,搭配上葱花就端给了众人。
“嗯,好吃。”
“面好吃,汤更好喝!”
“李大朗这做面食的手艺,在长安城怕也是屈指可数了。”
“嗦~”
听着在场村民的赞美,李虚笑道:
“这种面就是碱水面,也是我即将在长安城面馆卖的面。这种一般是当天现做。而挂面味道稍差些,但胜在方便,水开就能煮。”
“单单就这一碗面,其中涉及到的材料配料,就够支撑三五个家庭的产业了。”
“和面用的碱,是一门技术。我的意思是可以分出一户专门制作供应。”
“面汤里添加的酱油,也是一门技术,还分生抽老抽,分出一两户家庭,专门研制加工完全没问题。”
“还有你们吃着很鲜,但肉眼看不到的味精,也是一门技术。”
“我说的这几种配料,不单单应用在煮面上,其实只要是吃食,那都用得上。”
“这些,外面可都是买不到的。”
“光是咱们大唐,就有将近万万人,家家户户都要吃饭,这市场有多大可想而知。只要能做出来,根本就不愁卖。”
“我这就只是给你们举一个面条的例子。我提供的种子,好比这辣椒和番茄,每一样食材,我都可以变着花样来。”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管是院子里实实在在的蔬菜,还是李家旁边鸡棚内的一百多只小鸡儿,亦或是连碗底都被舔干净的面条,无不证明了李虚说的是事实。
加之李虚如今更是被陛下器重招进宫,由此可见是真有本事的。
于是乎,西甘村的村民们,选择相信李虚,纷纷开口答应,决定跟着李虚干,都听李虚的安排。
作为村正的张成德,面对李虚主动提出,帮村中其他村户赚钱改善民生,自然是高兴得不行。
他欣然地答应了李虚,帮忙统计各家各户的田地种类、面积、人口和额外需求,好为接下来的分配任务做准备。
按照李虚的想法,村里大部分人还是以种植养殖为主,部分家里田地少的,先以目前大唐现有的面粉黄豆等食材进行二次加工,以及其余调料原料等制作为主。
李虚如今缺的不是技术,完全就是缺人,缺材料。
反正都是后世的技术,只要有人,有材料,他发动机都能造出来,完全没有所谓的技术瓶颈和研发成本。
这种情况具体放到村子里,那就是缺各类食材。
所以重心还是得放在种植养殖上。
……
皇城,太极宫殿内。
“禀陛下,二公主殿下在殿外求见。”
李世民保持查阅奏折的姿势,应道:“传!”
几分钟后,一身浅黄色锦衣襦裙,标准公主打扮的李芋踏入宫殿。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听到声音,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笑道:“起来吧,芋儿,可是身子已痊愈了?”
李芋起身后,又欠身道:“回父皇,儿臣已无大碍。儿臣打小体弱多病,令父皇担忧了。”
李世民走下案台,上前搂着女儿的肩膀说道:“芋儿,你为何想起来父皇这了?神医说你应多到宫外面走走。”
“父皇给你加了一队右卫护卫,今后你大可放心出城。”
李芋却是摇头道:“父皇,儿臣今日来,是为父皇赐给儿臣的平良县封地之事。儿臣喜欢倒是喜欢,可儿臣还未出嫁便建造公主府,是否有些不妥?”
李世民笑道:“没什么不妥的,你身子骨弱,那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个汤沐邑的好去处。”
“至于你出嫁,朕看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待长乐她……”
本来李世民上一秒还有说有笑的,但是一想到丽质快要出嫁,他就想起那李虚所说的不宜早婚之事。
正好这时,御前太监王德在门外喊道:“陛下,前去城外西甘村传旨的几个奴才已回宫。还带回了关于李署监的一件事,奴才觉得有必要向陛下汇报。”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何事?莫非那小子不受官不成?”
“朕既然答应了他,将许家事情解决才会命他入宫为官,那小子聪明得很,这难道还猜不到?”
王德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不是李署监不受官,而是李署监家中昨日后半夜遭了贼,贼人不仅偷东西,后来暴露行踪,还强行掳走他的妹妹逃进山林之中。”
“几个奴才去宣旨前的一个多时辰,他才将妹妹救回来。”
“或许也正是因此,宣旨授官整个过程,他脸上没有一丝喜悦感激之情。”
李世民闻言也是一愣,皱眉道:“那小子不感激也正常,是朕逼着他入宫的。倒是他这家中遭贼,还绑走他妹妹?他昨夜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