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时,正德皇帝就能做到只看一次就对其中内含的深意融会贯通,
随着年纪的增长,正德皇帝越来越喜欢兵法,古今经典战役,正德皇帝也基本上都能很快明白双方胜利/失败的根本原因。
但今日,是正德皇帝时隔数年,再一次被彻底的难倒。
而且这一次正德皇帝被难倒和上一次被王资用大饼理论“当头喝棒”的情况不一样,
上一次是正德皇帝经过了王资点拨后,思维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是王资提出的新理论对正德皇帝的冲击,让正德皇帝感到震惊与困惑。
在思维进入了新的殿堂后,正德皇帝很快就顺着王资提出的大饼理论思索出了一些头绪。
但正德皇帝在这个名为“大饼理论”的思维殿堂中思索出来的一切自认为“合情合理”的理论,都被王资点出了致命的缺陷。
而且报读古史且记忆力超群正德皇帝,稍微想想华夏朝代更替的历史,就知道王资说的没错,是自己想的太肤浅了。
正德皇帝从小接受过大明当世名儒、重臣、清流等等各种各样的儒学大家教育,不是正德皇帝自吹自擂,
正德皇帝从小就有自信能在几分钟内思索出一切新接触到的儒学“至理”,
可王资的大饼理论下的“大饼绝世杀局”,让正德皇帝完全思索不到任何真正有用的头绪。
这也是从小没有在学习上受过任何挫折的正德皇帝,第一次体会到了“深不可测”的含义。
大饼理论的水,太深了,正德皇帝把握不住。
正德皇帝已经思考不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苦思无果后的正德皇帝就向设局者——王资求教道:
“那王掌柜自己设下这五场绝世杀局,可有解决的办法?”
王资换上一张市侩无比的笑脸,对正德皇帝打趣道:
“我?我只不过是一个侥幸当上酒楼老板的贱籍,我怎么知道这种深奥问题的答案。”
“我连前四局的答案都不知道,是真的在虚心求教天下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这第五局的解决方法?”
“嗯?”正德皇帝微微皱眉,有些不爽王资的回答以及他那副市侩的脸。
正德皇帝有些不太相信王资说自己不知道最终答案。
正德皇帝总感觉王资在藏拙。
可是王资都这么说了,正德皇帝也不能逼问一个说自己不知道破解方法的王资吧?
至于王资到底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只有王资自己知道了。
王资没有理会正德皇帝的那声轻哼,继续向正德皇帝“解释”自己设局的原因:
“我设下这五局的原因只是为了打响东海酒楼的名号,”
“公子你那几天是没来,我刚刚放出千金求破局的时候,东海酒楼那叫一个人山人海,”
“全京师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东海酒楼的名号了。”
“当初我设出这五局绝世杀局的时候,就没打算有人能破解这五局,”
“我以己度人,我认为我都能解开的迷局别人也肯定能解开,所以我这五局就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谜底的难题。”
王资的话说的合情合理,让正德皇帝也觉得王资说的没错。
正德皇帝当初在紫禁城中都听说过东海酒楼的“千金求解绝世五杀局”,要知道当时八虎都已经在前往应天府的路上了,
在正德皇帝的视角中,肯定是因为这个事情足够出名才能流传到宫中。
“只是为了出名吗?”正德皇帝在心中想道。
正德皇帝微微皱眉,还是有些不相信王资这么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打出名号。
但正德皇帝又不得不相信王资说的话,因为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正德皇帝不再去思索这些事情了,今天正德皇帝可是有两个更重要的事情来找王资的,
一个是关于王资如何看待正德皇帝,另一个就是要不要真的让王资进入翰林院深造,甚至直接入仕。
正德皇帝身为皇帝,就算不能让王资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获得功名,也有其他办法让王资直接进入仕途,
除了勋贵与锦衣卫这两条常见的道路外,正德皇帝甚至想让王资成为宦官来当自己的贴身幕僚。
至于王资成为宦官后会不会因为“净身”反而对正德皇帝产生怨念,正德皇帝都想好了应对方法,
那就是不让王资净身,但让王资成为宦官。
这样既可以让王资二十四小时在自己身边帮自己出谋划策,又能让王资有一个天大的把柄留在正德皇帝以及正德皇帝子子孙孙的手中。
正德皇帝知道大明朝的天子多半短命,自己的父皇都没有朝中任何一个三品以上的官员长寿,十四岁的正德皇帝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后事以及之孙做打算了。
“不说这个了,今日本公子找你可不单单是为了你这千金五杀局而来。”
“本公子想问问你,你怎么看待大明朝的。”
正德皇帝仗着自己是皇帝,肆无忌惮的问出了王资这个问题。
正德皇帝原本想直接问王资如何看待正德皇帝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在正德皇帝眼中,这样问就太明显了,就“暴露”了自己就是皇帝了,只能用委婉的问法来询问王资对大明朝的看法。
王资对大明朝的看法,不就是对朱家天子的看法吗?
而当今的朱家天子,不正是正德皇帝吗?
“终于来了吗?”王资心中默默想到。
王资知道,正德皇帝这么问他,肯定是想征辟他才问的,
除此之外,王资想不到正德皇帝这么问的第二种理由。
只有正德皇帝希望王资为大明朝效力,才会问王资如何看待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