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明

第十一章 群臣逼谏

王资带着沐儿跟随着杜勇向东海酒楼走去,但这一天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弘治十八年、

八月初九、

今天又是一次例行惯例的早朝日。

贪玩的正德皇帝虽然不比父亲弘治皇帝一日两朝那般勤奋,但也是懂得三日一次的例行早朝还是要上的。

今天的早朝表面上看上去只是一次如前几日一样的例行小早朝,国公们基本上也集体以年老体衰为由告病不来,但正德皇帝于群臣进入奉天门后、进入奉天门的瞬间,就感感受到了一股来自台下文臣们的异样气场。

李东阳与刘健、谢迁三名顾命大臣兼内阁老臣带领着群臣站在奉天门内等待上朝。

在三位大佬身后的就是现如今大明朝的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韩文、礼部尚书张升、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

这九人也是大明如今政治漩涡中心中,权力仅次于皇帝的九人,

放眼看去,这九人的岁数加起来足足有六七百岁,基本上都是大明的三朝老人,

等到正德皇帝走到龙椅上坐下后,三朝老臣与三月帝王,这一老一少的双方就于奉天门内开始了今日的“例行早朝”。

别看群臣平日里在正德皇帝印象中都是一群满脸和气的垂垂老者,但今天久经政坛的群臣却散发出了一股正德皇帝都有些胆怵的肃严之气。

特别是为首的九位老者。

正德皇帝不明白,这九位老者基本上都是自己在东宫时期的讲经述学的老师,以前在正德皇帝眼中他们九人看上去各个都是文质彬彬的老学究,哪怕自己调皮犯错也没有散发过如此骇人的气场,怎么今天这些人就突然好似换了一群人一样。

不只是他们九人,群臣中例如礼部右侍郎王华与兵部武选司主事王守仁父子等等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们,都给了正德皇帝一种陌生而又不易亲近的感觉。

还没等正德皇帝反应过来群臣为何如此,群臣就在三位顾命大臣的带头下,齐刷刷的跪拜在正德皇帝面前。

群臣先是行揖礼,之后就是跪倒在正德皇帝面前拜了五下,

前四拜群臣都是用拜手稽首,每一拜还起身行揖礼,等到第五拜下拜后,群臣用头触地三次,

直到三次叩首结束后群臣还不起身,齐刷刷的跪倒在正德皇帝面前。

正德皇帝自登基以来,也是上了不少日常的小早朝了,

在正德皇帝的记忆中,这种三日一次的小早朝中,群臣一般是不需要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礼的,只需要简单的一跪一拜就可以,

几名年老体衰的大臣正德皇帝甚至特许他们早朝不需要叩首。

群臣对正德皇帝行如此大礼只有一次,那就是在正德皇帝的登基大典上。

慌了,正德皇帝有一点点慌了,他不明白平日里儒雅随和的群臣们,为什么今天如此反常。

这还是正德皇帝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情况。

还没等少年皇帝反应过来,内阁首辅刘健就先以跪拜之姿开口道:

“臣请辞!”

随即内阁次辅谢迁也跟着喊道:

“臣请辞!”

二位阁老站起身来,掏出准备许久的请辞奏折交到了站在正德皇帝面前的几名太监手中,将奏折上交后,二人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跪了下去。

这时其实二位老阁老已经有些逾越了,按照明朝的礼法来说,群臣在早朝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在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岳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

同时奏折也不是应该在早朝上交给皇帝身边的侍卫,而是应该交给专门负责收奏折的机构——通政司手上,再由内阁审批后,交由皇帝批红。

而今天,不仅是二位阁老带头违背早朝制度,负责维护早朝礼法的司礼监太监王岳也没有说话,只是铁青着脸守护在正德皇帝面前。

二位顾命大臣的请辞声响起后,六部尚书中的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两名朝堂上依旧任职的弘治三君子中的其二,也一同请辞。

他俩一位是五朝为官的大明中流砥柱、另外一名也是四朝重臣,二人也是如今六部尚书中声望最盛的两位。

“臣请辞!”

“臣请辞!”

四人先后用中气十足的请辞声让整个奉天门都为之一振,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正德皇帝,看向了爷爷与父亲留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

正德皇帝还记得,自己登基以后王岳没少在各方各面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成为一个好皇帝。

可这一次,王岳让正德皇帝失望了,王岳一直合规矩矩的背对着正德皇帝、面向群臣却不说任何话。

孤立无援的正德皇帝更慌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四位老师都要同一时间请辞,要知道这四位大臣都是正德皇帝还在东宫时就受弘治皇帝所托,担任正德皇帝经学讲师的名儒,

四人都算得上群臣中与正德皇帝关系较为亲近的大臣。

本身这几位大臣都是在正德元年、也就是明年才集体请辞,用请辞来要求正德皇帝将八虎处置,可王资这只小蝴蝶推动了历史的旋涡。

历史上正德皇帝登基的初期,正德皇帝的执政目标与人生偶像还是他的父亲弘治皇帝,

有父亲作为榜样的正德皇帝在登基初期也是按期上早朝,勤敏的学习着如何处理政务。

在历史上这时期是正德皇帝与弘治皇帝留下的文臣班底的蜜月期。

直到正德元年三四月后,正德皇帝才在刘瑾等八虎的诱导下,在不出宫的前提下,于宫中玩乐。

可得益于王资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与刘瑾的刻意引导,让正德皇帝在登基几个月内,就再一次不顾礼法出宫游乐。

正德皇帝在宫内骑自行车都能被群臣所知,那正德皇帝出宫打麻将群臣能有所不知吗?

早在昨日群臣得知正德皇帝走出地安门的那一刻起,群臣们就坐不住了。

大明还并没有烂透了,最起码京师的文臣内,还是有铮铮铁骨的读书人。

一个国家要是全是贪腐之人,国家定然早早灭亡。

但同样的,刚烈之人也永远是官场中极少的清流,不然也不会被世世吹捧。

朝廷就是这样的,缺什么就吹捧什么。

这些大明为数不多的刚烈读书人于昨日或齐聚一堂、或互通口信,但不论他们用了何种通讯手段,他们最终都决定在今日早朝集体请辞来请求正德皇帝处置八虎。

甚至性格暴躁的刘健还于昨夜立下誓言:八虎一日不除,老夫誓不再为官一日!

这些读书人的老朋友——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也表示支持,王岳可没有那么多忠心报国的思想,他只是想要借此机会除掉地位已经有些威胁自己地位的八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