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三十五 昏君宋徽宗赵佶!
可是宋庭的割地求和举动,却并不能让金国统治者们满意。
就在金军得到好处后退兵不足半年时间,当时的金太宗就再次下达了南下攻宋命令。
而且在经过之前攻击后,金太宗也认为宋军实在是太软弱了,所以这次,他对宋朝派出了更多军队决定一举灭国宋庭。
就像是之前灭辽那般,绝不给宋朝任何机会。
于是就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金国大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两人各率领一支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宋土。
而当时的宋庭,正好又因为坚决主战派李纲的被罢免而士气十分低落。
只等到宋钦宗割地求和的消息传出去后,将士们更是一个个扼腕叹息,无比痛恨自家皇帝一心退让事实。
所以在这般情况下。
抱着一种反正最后都是要割让国土,那这期间如果发动坚决抵抗,乃至于死伤无数弟兄们又有何意义之想法。
还没等金军展开攻势,宋军内部那股子消极、绝望心态就已经开始不断蔓延。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金军南下之路变得异常顺利。
仅仅是八月到十一月才三个月时间,金军就已经一路长驱直入数千里路程,悍然攻打至了之宋土汴京城下。
可就是在这般危急关头,这会儿的宋庭兵部尚书孙博,他却不仅没有见此状况赶紧组织将士拼死相抗,反而是将全部希望寄托到了一个城内时常吹嘘自己有通天之能的江湖术士手中。
并且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江湖术士要求,一举准备了足足七千七百七十七个生辰八字符合要求之人特意布好阵势,以此来施展所谓的佛教“毗沙门天王法”,用以生擒金将退敌。
于是如此一来。
等到城外杀气腾腾的金军一举将这数千名被坑害的倒霉宋人给全部杀死后,等到新上任的宋皇帝想到了自己的才刚刚被贬职的忠心耿耿主战派官员李纲后,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即使是为了保全大宋,宋皇帝假惺惺的,在这般时候特意命令自己皇宫内那些御膳房大厨来为守城的将士们做饭,以安人心。
可他这般临时抱佛脚的举动并没有多大效用。
因为当时天降大雪,可诸多将士们在这般情况下却还是只能穿着单衣单裤在城墙上御敌,冻得连手中武器都拿不稳。
所以即便宋皇帝再怎么假惺惺的不断登上城墙用言语鼓舞士气,但守城的众士卒却依旧还是无比人心涣散,根本没有想要认真抵抗想法。
于是很快,汴京城的外城就失陷了。
而这会儿功夫的金军统领完颜宗望见大局已定,便想要故技重施,依旧像之前那样提出了议和请求,并向宋皇帝索要降表。
宋皇帝不敢不从,急忙令大臣们写好奉上。
但是完颜宗望却借此机会,不断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硬说降表格式不对,勒令钦宗将其写成四六对偶格式,钦宗哭丧着脸,从头到尾修改了好几遍,然后再让其准备大量金银财宝,不然就入城。
可最后金军,却还是反悔了,不仅直接抓走了宋皇帝,而且还将上任皇帝宋徽宗赵佶和宋庭一千多个文武大臣全部抓走,以至于北宋朝廷就此彻底名存实亡,这就是历史上惨痛的“靖康之耻”。
不过金国在如此一战中,虽然的确是取得了极大的战争胜利,但奈何大宋朝地域实在是太广大了,金兵根本就无法一下子全部吞下。
所以等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军俘虏着宋徽、钦二帝来到了金国都城上京后,当时的金太宗完颜晟看到这两个阶下囚后不由得就此哈哈大笑,赶紧让自己手下为徽、钦二帝穿上孝服,令他们去拜祭金太祖阿骨打。
而堂堂大宋皇帝,竟然被人俘虏了去跪拜祭奠一个异国蛮夷金太祖,这种羞辱实在是无法令人忍受。
为此当时的金太宗看了两人表现后,忍不住哈哈大笑,同时也对他们二人女儿、嫔妃进行仔细登记并侮辱,
这其中的朱皇后,因不想受到金人的侮辱,直接选择了毅然跳水自尽。
三年之后,宋徽宗赵佶离开人世,然后被金人用火焚烧了尸体,然后准备将其尸体做成灯油。
而宋徽宗赵佶的儿子皇帝,则是在赵佶丧命后,再度苟延残喘活了二十来年
一直到后来的金国皇帝完颜亮命其一起来赛马球,当时已经五十七岁、身体十分虚弱的他,终于在踉踉跄跄地来到马的跟前想要上马时,不幸刚一上马就从马上摔了下来,之后被四周马匹一起乱踏活活踩死。
完全堪称死有余辜。
在这里,这段历史是记载在《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一》、《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钦宗》、《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里的,所以完全可信。
而除此以外。
另外在《宋史·奸臣传》中,还写有三位成为宋臣时间并不是很长的人,分别是赵良嗣,以及张觉、郭药师。
这三个人原本都是辽国臣子,其中赵良嗣成为宋臣时间最长,但也仅仅只有十五年。
而郭药师仅仅只有三年,
张觉最短,不过区区数月时间。
当时他们三人归宋时间都不长,和他们三人最终名气却很大,还被写进了《宋史·奸臣传》,跟蔡京、秦桧等并列。
这是为何呢?
原因就是他们三人,实在是跟两宋时期最大耻辱“靖康之耻”有莫大关系缘故。
根据王宽所知。
自北宋末,东北完颜女真建立金国,并就此一路飞速崛起后。
自此,宋、辽二国都开始有了大麻烦。
在金国的频繁攻击下,先是辽国局势岌岌可危,让宋朝看到了机会。
毕竟让宋朝念念不忘的,一直都有被辽国足足统治了一百八十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区域。
而这会儿工夫,宋皇帝是宋徽宗赵佶,他听着自己父亲宋神宗赵顼临终叮嘱,叮嘱后人莫要忘了收复燕云之志气。
所以就在这般辽国自顾不暇,已有灭国之危时,宋徽宗赵佶就此在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时,派出赵良嗣与童贯,以此看到了跟一个强大盟友合作,然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
所以很快宋朝就根据赵良嗣建议,联合金国共灭辽国
《宋史·赵良嗣传》中记载:
荐诸朝,即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徽宗召见,问所来之因,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
于是很快的。
赵良嗣言论说服了宋徽宗及部分宋庭高官,他本人被赐姓赵,受封宋朝官爵,同时宋朝也开始有了正式“图燕之议”。
所以在赵良嗣和宋朝君臣的积极推动下,很快宋朝跟金国签订了着名的《海上之盟》,约定联手灭辽,共分其地。
所以没有赵良嗣,也就没有《海上之盟》,也没有后来宋朝收复了一部分燕云十六州的短暂的政治、军事胜利。
可这位功臣,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却被宋朝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