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平庸之辈王寅生
王寅生这个名字,在江湖中,是别样的存在。
他代表的,不是至高的武学境界,也不是崇高的江湖地位,而是另外一种存在,他被誉为天下“开悟”第一人,何为开悟第一人?就是说,经他教导的弟子,没有一个,不出人头地的。
北齐拓拔两兄弟,在十三岁时受他两年半的教导,而后就成了如今的北齐双臂,虽然拓拔昊重伤,如今生死不明,但他跟老蔡的那一战,一直是萧御南心里头永远都忘不了的场面,萧御南的江湖之路,正是从那里开始坚定的。
除此之外,南越如今的征国大将军王良玉,三岁那年开始跟着他,七岁才离开,自那以后,修为猛涨不说,对于军事上的理解,也远超当时军中的一些将领,这才奠定了她的大将军之路。
周亚夫公开表示自己曾受王寅生指点,受用一生,可以说,如果东赵国不是有那个武压天下的段思平,怕是也会有一个与他有关的年轻人冒出头来,如今,他在这里,教导的是秦莫语,这个连自己的父亲都看不上的孩子,可见这个秦莫语,一定有着非凡的天资,要不然,他王寅生,也不可能选择他。
王寅生站在这里,已然已经说明了一切,李撼山,他输了。
“难怪殿下有如今的修为,王老爷子在这里,自然不可能会有错。”
李撼山看向秦莫语,拱手道:
“不知道殿下,打算怎么处置我。”
“父王在时,最痛恨的,并不是你这样的人,所以,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我要你好好的待在王府,看着本世子,怎么把这秦王府,做成跟定南王府一般。”
秦莫语说了一句,然后看向李朝南,继续说道:
“父王叫你朝南,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些期盼,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跟南境的萧纪一般杖钺一方,刚才我说了,他最痛恨的,并不是像李撼山这样的人,而是像你这样的墙头草,你的存在,对于王府来说,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李朝南听后有些诧异,而后问道:
“按殿下的意思,是要赶我出王府?”
秦莫语没有回答,只是一摆手,让人上来,直接将李朝南拿下了,李朝南当时并没有想要反抗,因为这一幕,他压根没有想像到,结果刚反应过来,已然被拿下了。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李朝南一脸的茫然。
“先下狱,以后怎么处置,待我想明白了再说,我不是不能接受你们的背叛,我不能接受的,是明明你们可以表明立场,却左右逢源,我秦莫语的秦王府里,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
就这样,李朝南被直接锁拿下狱了,他的本事秦莫语是知道的,如果他想逃,一个地牢是关不住他的,他就是赌,赌这个李朝南,还有点儿忠心。
就这样秦王府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老师,今天我这么处理,您觉得如何?”
所有人散了之后,秦莫语问了王寅生一句。
“不错,王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李撼山的威望尤在,现在处理他,的的确确有些不妥,李朝南就不一样,平日里投机惯了,所以,在王府的人望并不好,你今日的处理,颇有章法,不错。”
王寅生点了点头。
“只不过,父王现在也不知道去哪儿了,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现在外面全都是流言,总还得去寻一下,虽说我并不赞同他的一些做法,但我这条命,总归还是他给的,就算他死了,总也应该有个归处。”
秦莫语说完看向窗外,长叹一声。
“如今天下之势已悄然改变,大贤良师张夕用,以一己之力破了大周皇室龙脉,如今大周天下必乱,这是咱们起势最好的机会,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王爷丢掉的江山,你,都有机会全部拿回来。”
王寅生回答道。
“老师您那日说的上京城的变故,就是这个?”
看来王寅生也非等闲,他也觉察到了那天的异样。
“自然,所以,莫语啊,好好的准备吧,这个天下,迟早是你们年轻人的。”
王寅生感慨一句。
“那老师,如果有一天,我跟您的其他学生要争夺这天下,到时候,您会是什么样的立场?”
秦莫语听到这里,突然问道。
“我这辈子,注定要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可这样的人生,未免太无聊了,所以,我选择另一种活法,自己无所作为没事,无聊也无妨,只要待在那些,不凡之人身边,看着他们的人生,我的人生,就会有趣很多,你们这一代啊,出了几个不世出的天才,看着你们纵横寰宇,横扫天下,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人生嘛,总不会事事都如愿的,如果真有一天你说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我会作为一个旁观者,将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做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一直传颂下去,如今秦王府大事已定,也到了,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王寅生平庸吗?站在江湖的角落来说,他太平庸了,他的修为只有七品上下,但江湖嘛,哪总是一直以人的修为论成败的,王寅生的成功,并不在于修为,而在于,他的这份心态,跟他那常人都无法比拟的手段。
“老师,这是要走?”
秦莫语听到之后,很是诧异。
“是啊,我这辈子,要收六个学生,现如今,加上你,已经四个了,还有两个,等着我,如果有一天,我的这些学生真的在战场上相见,我希望,他们能看在我这个老师的份上,以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解决将要发生的一切,争斗,我很明白,有人的地方,争斗,永远都不可能停止,但,我还是奢求你们当中,有一些人,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而不仅仅只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