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

第二十章 看在昔日情分上,帮你一个忙

被赵羽一顿调戏后,诸葛亮情绪崩溃,已经知道劝降赵羽没戏,于是打算尽快离开,免得又被赵羽想方设法摩擦。

“赵羽,既然你不听我的劝,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就此别过,权当我没来!”

诸葛亮说完,便起身打算离开。

但赵羽此时却又有了想法,于是把他叫住:“你这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在折戟于我手上的情况下,还能来这里求我,显然是在刘备那里被逼到了绝境,已经混不下去了这才不得已来找我。你就这么回去,怎么向刘备交代?对了,刘封还在我这里,你空手回去,怕是要被刘备杀头!”

诸葛亮浑身一震,于是僵在门口。

如赵羽所说,他这么回去,还真有可能被杀头!

毕竟,刘备对他的期望太大了!

博望、新野几次用计,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布置来的,但却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关平差点被杀,刘封被抓,刘备的最后一座城池新野也丢了!

刘备在荆州蛰伏六七年,可是就攒了这点家底子,如今都被他给败光了!

如果能把赵羽劝降,回去还勉强能交代,这要空手回去,就是刘备不说,那张飞等人也要把他生吞活剥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悲愤地说到:“那又如何?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你如今满意了?”

赵羽立刻大笑起来:“别这么悲观啊,以你我的交情,我哪能让你这么被杀了?我早说过,你不仁,但我不能不义的!”

明知道自己和赵羽的情分在隆中赶走人家赵羽的时候就断了,但诸葛亮还是立刻回头看着赵羽。

即便被赵羽羞辱,成了个“不仁不义”的人,但此刻他的心里还是升起了一种希望!

“赵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改了主意,愿意降了皇叔?”

赵羽不禁笑喷:“你这是急疯了?我赵羽说的话,何时有过半句虚言?刘备算个什么东西,我岂能降他?我只是想着送你一点东西,让你回去能够交差,不至于被刘备杀了泄愤。”

“你会这么好心?”诸葛亮侧目看着赵羽,明摆着不信。

赵羽却不解释,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你在新野小住几日,我向朝廷请旨,以朝廷的命运声讨蔡瑁,号召荆南四郡出兵,一起攻打蔡瑁!如此,刘备便胜算大增,等他拿下荆州,没准你还能受他重用!”

诸葛亮听的愣在了原地,不可思议地看着赵羽。

首先,赵羽如果真的肯这么干,那对这次讨伐蔡瑁真的是作用太大了,荆南四郡,外加江夏刘琦和刘备,这么一来蔡瑁的兵力优势就不大了!而且,就是襄阳本地的百姓也会感念刘表、响应圣旨,一起讨伐蔡瑁!

但诸葛亮立马就想到,赵羽绝对不可能这么好心帮他!

“主公赶走他,我当时非但没给他说话,还落井下石,他现在怎么可能好心帮我?不可能!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聪明过人,电光石火之间,便想到了关键,突然抬头指着赵羽,一脸的震惊!

“你,你!你是在利用荆州各方势力对付蔡瑁,逼蔡瑁降曹?”

“前段时间荆州各郡谣言四起,难道是你的杰作?你那时就已投奔了曹操,故意在荆州挑拨离间?”

“没错!就是这样!你知道蔡瑁和大公子不和,便设此局引我等下场,自己什么不做,却坐收渔利,还顺道夺走了我们的南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