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梁云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去进行研究,不用抠抠搜搜的。
前期因为投入资金有限,梁云他们在研制反重力变换器时,能省则省,不敢乱花资金。
这事让高层们知道了,在高层看到了反重力变换器的科研成果后,立即给予他们充足的资金。
让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去搞研究。
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做研究,进度都快了许多。
毕竟科研都是靠烧钱烧出来的,一次实验不行,那就多来几次。
实验的次数多了,总能从失败的实验中汲取到经验,然后让失败变为成功。
反重力加速引擎装置由反重力变换器和反重力转换装置两部分共同组成。
如今反重力变换器已经成功被研制出来,剩下的研究都在反重力转换装置上。
反重力转换装置也是一大难题,需要将变换器中的引力波缠绕动力,转换为飞船驱动力,让飞船突破恒星引力制约。
虽说转换装置并不容易被研制出来,但是在反重力变换器已经被研制出的基础上。
有了研制反重力变换器的经验后,再来研制反重力转换装置就容易了许多。
起码把反重力转换装置的研制难度从地狱级降为困难级。
……
为了尽快将反重力转换装置给研制出来,梁云请来了一大批院士帮助,大大加快了反重力转换装置的研究进度。
虽然有一大批的院士帮助,但是真正充当研究的主力的还是梁云一个人。
毕竟只有他拥有《反重力加速引擎》的设计图纸,其他院士都没有。
而且,他将《反重力加速引擎》设计图纸的分解版拿出来给各位院士看时,大多院士都是看不懂的。
《反重力加速引擎》科技,属于未来科技,是超前技术。
对于核心的知识理论,其他院士是看不懂的。
除非他们也能像梁云一般,大脑开发程度超过30%,那样的话,院士们就能够看懂设计图纸。
然而其他院士的大脑开发程度不可能达到梁云那般。
因此,最终的研究工作还是落到梁云的身上,通过梁云解析,再去指挥和告诉其他院士该怎么做。
如此一来,才能够加快反重力转换装置的研制。
反重力转换装置的难度不愧是困难级的,哪怕已经有反重力变换器的研制经验。
梁云他们在研制反重力转换装置时,依旧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将反重力转换装置给顺利研制出来。
一众科研人员看着成功研制出来的反重力转换装置,都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转换装置的示范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