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上空的鹰

第3章 赫利姆

男人显然也没想到孙谦会这样说,他当即愣了神,说道:“先进来吧,不然我们俩都会被抓到,至于价钱咱们路上再谈也是一样。”

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愈发响亮,孙谦心知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他谨慎的看着拨开钢筋的男人,弯着腰从他身旁走了进去。

守在下水道出口的男人不敢懈怠,赶紧将钢筋插了回去按照往左转了两圈,随后钢筋便牢牢地钉在原地,他赶紧靠着墙走进黑暗中。

“苏卡不列!人怎么就不见了,肯定是躲在了什么地方!”白军士兵追到河边搜查起来,他们捂着鼻子避开了镶着钢筋的下水道出口,仿佛看上一眼都会恶心的想吐,随即挨着船篷开始检查起来。

进入下水道后一股恶臭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种食物残渣腐烂发酵的酸臭味与各类排泄物混合着的污水不断从远处流淌而来。

忽然直面这样的环境使孙谦差点当场呕吐,他赶紧将脖子上挂着的红围巾拉起来,遮住了自己的面颊,这才好受不少。

这时跟在他身后的男人勾着腰从怀中掏出一个乌漆墨黑的口罩戴上,经过孙谦的时候他仔细的看着他的脸,随后从墙角捡起一盏煤油矿灯,一言不发的走到前面带起了路。

男人这般行为引起了孙谦的警惕,但此刻已经没有回头路,他只能默默跟在男人身后,途中虽然经过了不少拐弯,但孙谦一直觉得二人走了不少冤枉路。

就比如前面拐角处自己踩出来的一个印记,此刻又经过了一次,二人走了十几分钟,男人忽然蹲下身给孙谦打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保持安静。

头顶上几米高的井盖上隐隐听见有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貌似是德语,他们嘀咕的声音太小孙谦没能听清。又过了几分钟声音远去,他们才继续启程。

男人提着煤油灯在昏黄的下水道中走的时快时慢,偶尔还回头看看孙谦跟到了什么位置,又走了几分钟后,他走上台阶消失在一个拐角处。

孙谦费力的将脚从泥沼里拔出来,艰难的走上台阶,若不是没有携带换洗的衣物,他真想将身上的这一套衣服全部丢掉。

转过拐角一座橡木筑成的屋子直挺挺的摆在干燥的地面上,房门大开屋内亮起一点星火,屋内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之前的男人此刻在房间里做什么?

他不由停下脚,默默的在原地,松了松身上的腰带以便自己能够更好的活动身子,这番举动引起了屋内男人的注意。

他蹲在地上从床下的暗格中取出了巴掌大小的纳甘手枪,将子弹小心翼翼的装填进去,“嘿,门外的先生请您进来吧,穿过这座木屋我们就可以顺利出城了!”

“我看是躺着出城吧,你这家伙可没有安好心呐。”孙谦并不进门,他将子弹推入膛中,眼睛死死盯着木屋左边的墙壁上的一张椅子和那一堵惨白色的水泥墙面。

“先生……你可不要胡说啊,我赫利姆做生意一向讲究诚信,绝不可能坑害客人。”赫利姆手心发汗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但一想到自己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他便继续开口道:“如果你不相信我,那你可以原路返回。”

原路返回然后直接落入虎口?

孙谦差点笑出声来,本以为和自己对线的是个老手,没想到只是一个雏而已,估计这次是他第一次做局吧,碰到自己算你倒霉。

从北洋军一直混迹到凡尔登战场,再一路辗转来到俄国的孙谦早已见识了各种尔虞我诈,他灵机一动便有了主意。

躲在床边的赫利姆几次想要探头往外看,但都强行忍住,谁知道外面的家伙会不会给自己来一枪,之前西岸上头的枪声可是响彻了整个码头。

他肯定是敢开枪的,自己贸然探头铁定得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