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闲婿

第61章 弹劾李世民

“没听到吗?襄阳郡公说冷,弄点炭火来,还有,从现在开始,这里的炭火可不能断了,吃的饭菜,和你们这些衙役吃的一样,

另外,襄阳郡公说想要吃什么,你们就去买,挂在刑部的账单上,想要看什么书籍你们想办法找!”此刻,江夏王对着后面的那些刑部官员和衙役说道。

“嘿嘿,谢谢王叔!”王昊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自己没大事,就是需要在这里坐几天的。

“你小子,这个,老夫的侄女长安公主,没看错人,这几天你就在这里待着,需要什么和他们说,让他们给你安排,反正不能委屈了自己!”李道宗对着王昊竖起大拇指说道。

“那就多谢王叔了!”王昊拱手说道。

“嗯,你待着,我去皇宫复命去,估计这会,陛下心里不知道高兴成啥样,你说你小子怎么这么聪明呢?”李道宗笑着对着王昊说道。

“聪明,怎么说?”王昊装着不懂的看着李道宗说道。

“嗯,没事,反正你这样做,是好事情,行了,你歇着!”李道宗再次笑着说道,而王昊也是拱手相送,

很快,李道宗就到了甘露殿了,而戴胄已经回来了汇报完了,李世民坐在那里阴沉着脸。

“陛下,王昊已经缉拿,关押在刑部大牢,不过,这小子说要弹劾你!”李道宗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道。

“你们几个,要去劝就去,告诉王昊,不接旨,别想出来,还弹劾朕,他有这个本事?”李世民对着世家的人,不满的说道。

“是,陛下,臣等马上过去!”王崇山他们立刻拱手说道,很快就离开甘露殿。而李世民也是屏退了其他人,就是留下了李孝恭和李道宗,还有太子。

“你没让这小子受委屈吧?”李世民第一句话就是问这个。

“没,炭火安排了,而且还交代了下面的人,要给他准备好吃的,想吃啥都行!陛下,臣都佩服这小子,和公主殿下,真是良配,可不能让世家插一脚进来!这下子可是臣的侄女婿,在刑部大牢,臣可不能让他受委屈了!”李道宗马上笑着说道。

“嗯,那就好,接下来就看这小子的了,朕这边顶不住这件事,这小子若是能顶住,最好,顶不住也没有关系,不管怎么说,这小子对得起我们皇家的!”李世民坐在那里,微笑的说道。

“嗯,这个侄女婿有胆量,还真不怕那些世家的人!”江夏王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他怕世家的人?现在是世家的人怕他!这次他们过去是去求着王昊的,不是去劝的,他们可不敢劝,如果劝了,王昊不高兴,直接说之前谈的作废,世家那边就要哭了,一天印刷这么多书籍出来,对于世家来说,打击多大?

这件事,朕估计,也就这么着了,估计到时候他们还要过来求朕,让朕收回圣旨,当然,除非他们是抓到了王昊什么把柄,或者说有什么让王昊顾忌的事情,要不然,这件事就这么着了!”李世民坐在那里,笑着说道。

“这个侄女婿厉害!”李孝恭也是在旁边点头说道。

“高明啊!”李世民说着就看着王昊。“儿臣在!”李承乾马上站起来。

“你呢,这几天时不时的去一趟,不管怎么说,你姐夫可是为了你大姐坐牢的,父皇要发怒,但是你不能,你过去,问问你姐夫,可是需要什么东西!”李世民对着李承乾说道。

“是,儿臣知道!”李承乾马上拱手说道笑着说道。

“嗯,真没有想到!”李世民说着还不由的笑了一下,等李孝恭他们走了以后,长孙皇后带着李丽瑾回来了。

“父皇,怎么样了?”李丽瑾关心的问道。

“你是不是给这小子通风报信了?”李世民看着李丽瑾笑着说道。

“没有,都没有那个时间,而且,儿臣也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同意,怎么通风报信?”李丽瑾摇头说道。

“嗯,也是,这孩子不错,以后你们两个,好好过日子,值得你托付!”李世民听到了,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

“谢谢父皇,父皇,接下来,就是看世家了吧?”李丽瑾笑着说道。

“你这个丫头,瞒不过你,这下子一下让父皇从被动转为主动!”李世民笑着对着李丽瑾说道,心里很开心,

而在牢房这边,王昊躺在床上,无聊!第61章弹劾李世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