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午门斩首,长公主求留个种

第157章 不世之功的背后,公子的默默守护

第157章 不世之功的背后,公子的默默守护

月氏国王和天权,现在他们两个人,内心只有恐惧。

因为他们现在,基本上已经属于冢中枯骨,在等死了!

月氏国王额头上冒着冷汗:“他是怎么做到,这样掌控天下的?”

“这真的是人吗?”

他们是真的害怕了。

现在的嬴子风,真的已经崛起,未来的大秦,一定会落入他之手。

甚至未来天下,同样也会落入他的手中!

——

在那画面当中。

王五眼中满是惊讶,他不知道嬴子风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甚至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的表现,出了问题。

“你……你想干什么?”

王五忽然看到嬴子风慢慢的向自己走来,他的内心恐惧无比。

嬴子风笑着说:“还能干什么?”

“魏无忌,这一次也算是孤注一掷!想要竭尽全力,把秦军引入圈套当中,然后聚而歼之!”

“可惜的是,因为我,父皇带着15万大军,来追杀我了!”

“因为少了父皇这15万大军,所以邯郸城外的秦军主力也无法进兵,恰恰在你们的圈套之外!”

“更重要的是,你们清除了秦国所有的密探,你们在赌秦军不了解你们魏国的情况,以此来保证后方安全!”

“只是可惜的是,现在你们的这一切,全部都被我了解的清清楚楚!”

“而在我的身边,有15万秦军,而且还是父皇亲自率领的!”

王五的额头上冷汗直冒。

嬴子风如同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个家伙,笑呵呵的说道:“你以为我留着你,留到现在是为了什么?”

“魏无忌是准备继续把军队留在邯郸,准备围歼秦军主力呢?还是回来救他们的老巢?我打算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王五被留下来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那就是让他向魏无忌报信。

他看着嬴子风那张脸,那张只有9岁的孩子得一样的脸,内心只感觉恐惧无比。

他知道这一次,他们的计划彻底完了!

魏公子无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魏国后方,必须得带着魏军回来。

这样一来,他们在邯郸的计划,必然破产!

与此同时,15万秦军,还能在魏国肆虐一番,劫掠魏国粮草,补充秦军,为秦国大军解决粮草问题。

甚至魏国还要因此损失一些城池,包括他们的都城大梁。

王五愤怒的说道:“你……你……你就是个魔鬼!”

“你不是人,你绝对是个魔鬼!”

在刑场周围。

百姓们也怔怔地看着画面当中的那一幕,一时间他们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了。

“九公子的布局,真是一环扣一环!当时明明在全国声名狼藉,结果却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影响天下!”

“我和公子之间的差距,那简直高到令人绝望呀。”

“九公子在这么多的阴谋家的谋划之下,找到对方的漏洞,反败为胜,真不容易呀!”

嬴子风这一次魏国之行,使用的手段,那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大秦的文武百官,也在回忆当年的情况。

说起来,当年的秦军,在进攻赵国邯郸的时候,突然面临缺粮危机。

结果几个月之后!

秦军却突然突袭大梁,占领了魏国大片土地,同时又获得了粮草,解决了前线危机。

一场大战,让赵国灭亡,让魏国陷入绝境!

当时整个天下,整个大秦上下,都只知道皇帝陛下宏图大略,在绝境当中,打出了惊天战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