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二百九十四章 赵昉被气坏了

这些人中好几个可是自己的心腹呀,可面对士大夫颜面问题时,同样选择站在自己对立面。

等到张载说出律法通人性后,才一个个出来附议,可大宋的律法不都是你们这些人活你们认可的先辈定下的吗。

他当然知道中国古代的法律讲的是天理不外乎人情,认为法律没有公众认可的道理高。

因此古代官员断案,被称颂为青天的人物,往往是会熟练使用春秋决狱手段的人,那些只会按照法律来判决的人,被认为是不合格的。

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审判者用四书五经的经义来判决犯罪,这其实是一种用道德体系来充当法律条文审判罪人。

起始于汉代的董仲舒,要说弊端那就是审判者的个人操守太重要了,但其实并不是没优点的。

当一个社会的道德被置于法律之上时,犯罪会减少,只要不是活不下去时,人们会自主的不愿被人非议。

所谓的宁犯天条、不犯众口的谚语,就是指人民自觉性的遵守道德规范内的准则。

这是儒家追求的民风淳朴、民德归厚的社会形态,其实跟共产主义社会是一样的。

这种追求本身没有错,但在全体人民道德水准没达到要求时,极难实现。

至于对错,其实是讲不清的,法家讲究法律严明,依法治国,可历史上法家之人都是横死,不得不说这是天谴。

从商鞅到韩非子,到李斯,以及汉代那些所谓的酷吏,都是法家的坚定支持者,但每一个没有好下场。

而儒家的孔子、孟子以及董仲舒等人,都是寿终正寝,即便是生活潦倒也无碍于他们活到老,并且惠及后人。

“官家也不用生气,子厚他们并没有背叛,士之尊严是我大宋历经百年才养起来的,才有如今满朝名臣,官家自己不是也常说,文采大宋是你最骄傲的吗?后世子孙会因为我大宋的文采,文明之火传承不熄。”

气冲冲回到后宫的赵昉,被自己的大小老婆围住,萧观音柔柔的劝慰他,韩雪等人也一个个的附和着。

赵昉想甩脸子来着,可看到大小老婆那一张张俏脸,只好息了这心思,不甘心的嘟囔道:“他们要尊严,难道百姓不要了,一个个为了面子,竟敢插手律法公正,这还有天理了……”

赵盼儿笑道:“插手律法公正抓了就是,但官家也不比苛求他们顾全颜面之私心,毕竟人无完人嘛!官家自己不是也有缺点,没缺点那是圣人了。”

“抓?盼儿姐说的轻巧,要是都这样,谁知道有多少案子,因为这些人的自私,让百姓遭殃,而我根本毫无所知。”

这话让大家一静,赵盼儿微微点头道:“官家此言的确说得对,但比起那些冤假错案,士大夫不自重才是更大的事,妾身觉的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保存士大夫尊严更重要。”

赵昉愣住了,不解的望着他好像不认识自己这位最爱了,她怎么能说出如此无情的话来呢。

“盼儿姐,你觉得谁又该倒霉被牺牲呢?难道百姓就该死?士大夫就可以高高在上?”

一连三问,他看向赵盼儿,目光中都有了陌生的意味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