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一百七十章 怒怼欧阳修

他这是打算缓和矛盾了,不愿让一个老人被重罚,也不愿让欧阳修难堪,毕竟大宋如今其实盛行新儒学,不是欧阳修一人如此。

欧阳修回去,赵昉满意的以为自己打败了这老头,这事可以过去了,大不了朝廷发一道申斥的命令罢了。

可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后脚就另一份奏章进来了,不等他审阅,政事堂就直接递了上去给赵祯。

这次上书的不是老欧阳,而是知制诰刘敞,等到赵昉得知消息时,问责的诏书已经发出。

赵昉气的跺脚,这些人实在过份了,当即亲自上书,弹劾这些人越权,扰乱超纲,当予以重罚,以正视听。

这下激起千层浪了,太子殿下亲自弹劾朝臣,这是罕见的事,而且涉及人数众多,言辞激烈,可把人吓坏了。

赵祯无奈,只好召开临时朝会讨论这事,昂首挺胸进来的赵昉,端坐下去后板着一张脸很是严肃。

姗姗而来的赵祯无奈的问道:“太子先说吧,为何弹劾这么多朝臣,大家这段时间没有怠政吧?”

赵昉抬眼看向自己这老实巴交的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叹口气道:“父皇是真不知还是装糊涂,刚刚颁布的新政,重整御史台后说的规矩是什么,群臣当初可是答应的好好的,这才不到两个月就全忘了?”

大家这才惊悚起来,连包拯都没意识到,自己被人侵权了。

新政规定,今后谏院负责劝谏皇帝,御史负责监督百官,弹劾大臣之事按照规定,在朝廷上只有御史台可以做。

至于地方官方,由于御史台又力量不够的地方,因此地方官可以弹劾同僚,但朝廷六部则禁止弹劾,干自己本职工作去。

若是人人都有弹劾的权利,那还要御史台干嘛,而且百官都去弹劾他人,自己的工作还干不干了。

像龙昌期这种原本不是官员的人,被赏赐官身后发生罪过,可以是御史台弹劾,也可以是他老家的官员弹劾,跟致仕官员一样处置。

可这次上书的都是谁呀,御史台是有几个御史,谏院也有几个谏官,其余的都是六部官员,这不是乱套了吗。

赵昉原本不理会,是因为知道新政刚刚实行,大家还没适应,等包拯等人自己反应过来后,自会去调整。

可这次被气坏了,这才亲自赤膊上阵,揭开这陋习,让大家吓一跳。

反应过来的老包,威严的回头看一圈自己手下的御史们,马上拱手道:“臣附议太子殿下,二府六部有自己的本职不干,抢夺我御史台职权是何道理!请陛下予以重惩、以儆效尤!”

他这一出面,御史台其他人也纷纷义愤填膺,奶奶的,抢我们的权利,你们这么闲本职工作做好了吗。

欧阳修暗自抹一把汗水,自己幸亏被太子叫去,收回了弹劾奏章另写一份还没上书。

可刘敞就惨了,你一个知制诰,本职是为皇帝写诏书去凑什么热闹,面面相觑的百官这下有苦难说了。

当初新政推行时是大家同意的,现在总不能说新政不适宜吧,就算不适宜也要找到借口废了它才行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
我为黄巾代言
我为黄巾代言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豪杰并起!这是一个最混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热血激昂的时代!乱世的开端从黄巾开始,而杨凡的脚步则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黄巾兵开始!新书在本平台已经上架,笔名:正道逍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书友.
追雪逍遥
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
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
你们运气好,穿越过去不是皇帝就是太子。我穿越成大汉奸的儿子没得选择啊!好吧,那就造反吧……历史在我脚下颤抖……
盗草人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二十一世纪的小帅,莫名其妙的穿越成秦孝公之兄嬴虔,觉醒护国系统。穿越而来的他,在得知嬴虔触犯秦法被割了鼻刑,后自闭已有十三年,他只好发誓有生之年杀商君保新法,并坦然接受如今的身份。老甘龙:嬴虔不当人子,想拥立他当国君,却不知他在打什么算盘。老世族:嬴虔隐藏二十年之中,变了一个人,他要把我们老世族赶尽杀绝呀!犀首公孙衍:秦有嬴虔,六国不幸,老夫自载也!张仪:前辈乃我辈楷模,仪愿尊先生为师!楚萌萌:嬴
竹莲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