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一百一十四章 火药

第116章 火药

“太子有何建议,是从京城禁军中派人,还是从西军抽调?”

确定了主将人选,接下来就是军队了,但在这有了分歧,有人认为既然派狄青去,那就从西军抽调,毕竟那里的将士他最熟悉。

赵昉听到父亲的询问,沉吟了一下道:“按说禁军改革之后,正应该检验一下战斗力,但西南地区多是山地丛林,特别是广源州到交趾,一直要到谅山才见到平原,儿臣想是不是从福建路抽调一部分藤牌军,加上广南路的禁军,再从西军抽调一千弓箭手去。”

“藤牌军吗?这倒是个好建议。”

庞籍当过福建路转运使,熟悉当地的军政,福建藤牌军别人或许不知道,他是很清楚这些人的强悍的。

后来的满清对上沙俄,福建的藤牌军可是让沙俄连吃大亏的存在,连燧发枪都打不穿摊牌。

两次大战都是藤牌军大胜,夺回雅克萨城,而藤牌军仅仅四百人。

康熙之所以知道福建藤牌军,是因为郑成功组建过,打过荷兰人,也成为满清头疼的特种军队。

其实在这之前藤牌军就出现在明朝军队序列了,那是戚继光组建的,活跃在抗倭的前线,纪效新书就曾记载藤牌的制作方法。

福建多山,同样多藤类植物,自古就有山民利用藤蔓制作武器,这东西不仅轻便,而且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铁质、木质的盾牌太沉重,做小了又护不住全身,但藤牌可以。

别看藤牌也是植物,可却不怕火烧,诸葛亮那火烧藤甲兵的情节根本不存在,因为作者根本不知道藤甲的制作方法,本来就可以防火的。

藤条收割后要经过十来次的水浸、阴干、再用耐火的桐油浸包裹住水分,除非持续的大火,否则根本烧不起来。

之所以不制造藤甲而制作藤牌,是因为藤甲其实不实用,铁甲、纸甲、棉甲对身材的要求不严。

藤甲却必须按个人的身材订做,而且一旦损坏一个部位,藤甲是无法修补,只能重做。

不然修补之处是无法保证坚固的,很容易被再次击穿,铁甲换个铁片就可以了。

纸甲、棉甲原材料来源方便,重做也花费不了多久,可藤甲重做就太麻烦了。

而且并不是每一种藤类植物都能做藤甲,只有特定的几种藤类才行,要保证硬度和韧性双重合格。

原材料的稀少是藤甲无法普及的原因,但只做藤牌就简单多了。

而藤牌军有历史记录的并不在西南,只有福建才有真实存在过,被记入史书,并且还有专门的藤牌武术流传于后世。

赵祯经过庞籍的介绍后大感兴趣,遂下令福建路征调五百藤牌军加入禁军。

赵昉一看大事定了,赶忙开口道:“父皇,儿臣建议征召金台为禁军教头,人才难得,可不能留之于野啊!”

赵祯从善如流、答应此事,也是,禁军教头不是什么高官,军中将士也服气那些武艺高强的人,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很快各项商量好的命令一一签发,赵昉一看没自己的事了准备回去,不料赵祯叫道:“大哥等等!”

不解的赵昉的连忙问道:“爹爹还有事,不是都商量好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始皇帝薨死沙丘,太监赵高勾结丞相李斯,联合胡亥,篡改诏书,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然而,传旨特使来到九原郡,竟然被眼前所见的一切吓坏了。一座巍峨巨城,屹立大河北岸。巨城之内,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排列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门前屋后栽种桑树、竹子,遍地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此起彼伏。奇装异服的百姓在田间来往耕种劳作,老人孩童,怡然自得,其乐融融。传旨特使:我只是迷路了,并没有陛下的旨
愤怒的大熊猫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声花落雨
代号财神
代号财神
他是外籍华人、着名侦探、大收藏家,曾经当过五六年的雇佣兵,突然穿越到了远东大都市南城。加入党组织,清除日谍,潜伏进国党特务组织,成为日本间谍的梦魇,也是党务调查科特务头子的克星。这是高手间的较量,演绎的是谍之舞,诠释的是谍之质,不敢说达到的是谍之顶峰,亦不敢称为谍王。然而,谁又敢在他面前成为谍王?由于他不仅擅长谍战,还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在这艰难困境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生态。为此
北乡旧客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