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五十三章 大宋的君子之争

赵祯这下也明白了,范仲淹等人根本没有结党,自己是被御史台的诬陷给带偏了。

不由嗔怒望了王拱辰等人一眼,可见到他那模样气也消了。

无奈的叹息一声道:“朕为何要推行新政,诸卿心里很清楚,大宋立国到今八十年,人口繁衍压力日增,不变只能被拖入衰败,诸卿难道愿意儿孙们面对亡国之祸吗?”

“陛下!”

这下连晏殊都跪下了,全体在场的官员全部跪下,这在大宋朝是不可思议的,可问题是皇帝这话说的太吓人了呀。

赵昉此时却是心中一动,这是他第二次用君子来挤兑文臣了,效果出奇的好,看来自己要想办法,用这办法来激起整个大宋读书人的羞耻心才对。

想到这,他开口说道:“在座的诸卿都是读书人,就连恩荫出仕的钱御史,也没少读圣贤书,这点我坚信。”

大家正被赵祯的话说的心有戚戚,忽然听到他这话,纷纷不解的抬头望向他。

钱明逸脸一红,想要反驳但无从说起,他就是恩荫入仕的,他是吴越王钱倧的孙子,钱惟演的侄儿。

他的兄长钱彦远是北宋正直敢为的忠臣,他有点奸诈但也不是不要脸。

赵昉此时也看着大家,没理会钱明逸欲言又止,一字一顿的开口问道:“敢问诸位,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众人一怔,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连赵祯也不例外。

都是读书人,每个人自然都有自己的理由,但真正的读书人到底跟普通人不一样。

这是儒学当道的时代,虽然自韩愈以后,儒学的理论越来越繁杂,还没有总结性的大儒出现,但读书人的初心却基本上是相同的。

赵昉默默看着大家,一直等到好几个人都回过神了,再次开口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心中默默地对文天祥说对不起,他不愿意抄袭别人,可现在他没办法,只能用这首诗来激起大宋读书人的羞耻心。

果然,这首诗对儒门弟子来说是致命性的杀伤力,特别是在文风鼎盛的北宋,那一句“庶几无愧”,让在座之人全都变了脸色。

“陛下,臣请罪!臣诬陷新法诸公结党,是因为臣的私心不愿变法,请陛下治臣死罪,以正吏治清明。”

王拱辰首先撑不住了,这位天圣八年力压欧阳修的状元,面对自己的初心羞愧万分。

少年时代的王拱辰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寡母带着四个孩子拉扯长大,他是长子。

清贫的生活养成他坚毅的性格,才有他敢于怒怼辽国,逼着仁宗北伐的勇气。

但他从小的志向,就是读书入仕,让天下寒士尽欢颜,不要再像自己一样,辛苦劳作之余才有空余时间读书。

当年被仁宗点为状元时,他还是诚实的君子,因为考试前猜题押题,侥幸的猜中考题,而郑重推辞状元之位。

中国人考试爱猜题不是二十一世纪才有的,古人同样如此,王拱辰就猜对了,因此觉的自己胜之不武,不愿当状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声花落雨
代号财神
代号财神
他是外籍华人、着名侦探、大收藏家,曾经当过五六年的雇佣兵,突然穿越到了远东大都市南城。加入党组织,清除日谍,潜伏进国党特务组织,成为日本间谍的梦魇,也是党务调查科特务头子的克星。这是高手间的较量,演绎的是谍之舞,诠释的是谍之质,不敢说达到的是谍之顶峰,亦不敢称为谍王。然而,谁又敢在他面前成为谍王?由于他不仅擅长谍战,还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在这艰难困境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生态。为此
北乡旧客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