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提建议

“国子博士许元?好像有点印象……”

还被禁足在宫中的赵昉,现在每天除了读书习武外,就只能看邸报和报纸来消磨时间了。

这天看到邸报中一则消息,说是范仲淹举荐国子博士许元,办理漕运事宜,不禁嘀咕的思考起来。

现在是庆历三年五月,随着摊丁入亩的推行,春耕已经完成,可去年留下的烂账太多,今年汴京城里竟然没粮了。

这可把朝廷上下急坏了,大宋不是没粮,而是这几年漕运越来越糟糕,南方的大米滞留上不来。

这次范仲淹就是针对这事,举荐许元总理漕运的。

原本这很正常,但赵昉看着看着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黄河水患,好像就在这几年会来一次大改道事件。

“我想想哈……好像是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地区发生决堤……对,就是这,想起来了。”

黄河水患其实经常有,宋代很重视预防黄河决堤,因为京城就在黄河边上,可还是平均两三年来一次。

虽然都没有发生大的灾难,但庆历八年这次却是后患无穷的一次。

这一次的决堤其实也不大,但却造成黄河改道,分出两股入海,北流的一股流向大名府,从天津入海。

东流的一股在山东,汇入梁山泊入海,由此拉开了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序幕,让北宋财政收到沉重的打击。

“不行,必须未雨绸缪了。”

想明白的赵昉一跃而起,引得侍候在他边上的韩雪诧异道:“大王怎么了?”

“没事,我去一趟崇政殿找爹爹说事。”

“去崇政殿!大王忘了禁足还没取消吗?”

刚刚迈动小短腿的赵昉,被这话问的僵住,随即一咬牙道:“这事等不了,大不了回来再被罚呗。”

说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向崇政殿而去,身后小美女满眼小星星的望着他背影。

踏进崇政殿,赵祯诧异的问道:“不是说了吗,等包卿到任后你才能解禁,来这干嘛来了?”

赵昉撇撇嘴,腹诽着黑老包真是磨蹭,这么久了还没到汴京城,根本不体谅人家远在广东,赶到河南要走多久。

对着赵祯行礼后,看向在座的几位大臣:“我可不是来玩的,诸公可别误会哈。”

这话说的大家笑起来,范仲淹问道:“大王有急事?那就说来听听。”

“老范不厚道,哄孩子玩呢。”

心中默念着不气,嘴上说道:“刚刚看邸报,范相公举荐许子春总理漕运,想到水运一事时,忽然想到治理黄河的几个点子,这才急着来这跟诸公交流,看看是否可行。”

“治理黄河!这是大事呀,快说说。”

听到是这事,大家也不矜持了,虽说眼下还在谈其他事,可还有什么事比治理黄河更重要的。

这条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滋养抚育了几千年灿烂文明,同样也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朝历代为了治水,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可还是只能听天由命,让君臣头疼,百姓受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
明末千里漂流
明末千里漂流
准备穿越太白山的驴友,咋给穿越到明末来了呢!还好户外装备能救急。太白山??作基地够呛!沿黄河千里漂流到海岛,开基地,爬科技,招兵买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奸最可恶,抓住之后,哼哼!头等汉奸:活铸铁像二等汉奸:剥皮实草
吃番茄鱼排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砰的一声雷,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堪比原始社会的春秋时代,还来不及开地图,建城堡,慢慢升级,就发现,这已经是春秋末期赫赫有名,历时百年年的吴越争霸最关键转折时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已经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虚弱,积蓄时期,此时正虎视眈眈,两眼冒光的看着对手夫差按照他的规划,往死路上越走越远。这或许跟他没关系,可是偏偏他就是注定失败的吴王夫差的次子公子地,吴国存亡和他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息息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