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第十三章 差点暴露了

几天后,王中正来找赵昉,递给他一叠纸道:“大郎都在这了,这是皇城司收集到的全部资料。”

刚刚从老师那回来,赵昉本来累坏了,可一听这话立马精神起来,接过资料认真看起来。

“这家伙虽然坏事没少干,可都是小事啊,不过是纨绔子弟惯有的毛病,没有强抢民女之类的啊!”

看完所有资料,赵昉不解的自语道,资料显示鲁斋郎是河南郑州人,其父是真宗朝的内监,生子之后进宫当太监。

虽说没什么大才,却因为侍候过李宸妃被仁宗看重,遂加恩其子鲁斋郎恩荫入仕,也被仁宗认为的心腹。

“什么抢走民女,大郎可不能胡说,官家可很关照那家伙的。”

“知道知道,他爹是我大母的人,我爹关照他是应该的。”

赵昉无所谓的回应一声放下资料,皱眉寻思起来,这上面并没有鲁斋郎的罪证,说明他至少现在还算是守法的。

无罪当然不能给他栽赃了,只是此人的出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对!现在是庆历元年,包黑子还在端州呢。”

想起故事中的时间点,能确定的是包拯担任权知开封府之时杀了鲁斋郎。

而在这之前十五年,是鲁斋郎抢走银匠李四的妻子,以及孔目张珪的妻子,致使两家子女流落街头,被包拯收养。

“老包好像是嘉佑元年十二月任职开封府,没错,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狄青就是那一年被免职的。”

这一年大宋很乱,赵昉读过历史自然记的,仁宗也是这一年病的不轻,而且有人第一次提出立太子,因此他记的很清楚。

“我算算哈,嘉佑元年是1056,老包是十二月上任,那处理此案就是1057年。”

“往前推十五年是1042年……”

“1042……那是明年,庆历二年,对,这就说得通了。”

想明白的赵昉一拍大腿跳起来,这才看到一脸见鬼似的盯着自己的王中正,想起自己自言自语全被听到了,顿时奶凶奶凶的瞪回去道:“刚才你什么也没听到,不然我就灭口了。”

“啊!什么呀,大郎刚才说话了吗?”

看着王中正一副迷糊的样子,赵昉“噗嗤”的笑了,摆摆手赶他走道:“走啦走啦,忘了这事就行。”

王中正立马跳起来,兔子一样一下没影了,看的他差点笑出猪叫声。

不是他不怕被人知道,一来王中正年纪小,又是自己信得过的心腹,二来刚才那些话也没透露不良的信息。

只有一个包拯,王中正知不知道这人还是两说,现在的包拯并不出名,远在广东当官。

再说那公元历法别说王中正,就是韩琦这人精都听不出什么来,唯一让人惊讶的是他说了包拯任职开封府的事。

至于狄青,别说王中正,这满朝恐怕都没人知道是谁,只有等范仲淹和韩琦回京才知道此人的信息。

“那就等明年吧,派人盯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