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观想太清开始

第10章 先天元神观想法

那道观很是古朴,看起来有些老旧,观中有一老道士和一小道士。

老道士慈眉善目,虽然身形消瘦,却颇为硬朗,深谙道谕,有出尘之气;

小道士虽年幼,但说起科仪、道书来也是头头是道。

当时恰逢两人外出采药归来,老道士一个背着大竹篓在前,仙风道骨,

小道士背着小竹篓亦步亦趋,小小人儿煞是可爱。

两人见他,便相邀入观喝上一碗清水。

紧闭道观大门一开,殿内三清神像便映入眼睑。

这神像不似其他道观珠光宝气,鎏金彩绘,反而有些匠气,材质看起来也只是普通的木头雕刻而成。

可偏偏就是这匠气的神像,在早晨的阳光照进的黑白相间大殿中,陆明却第一次看到了恍若道蕴一般难以言喻的东西。

哪怕是现在想起来,也是印象深刻。

据老道士言,神像为道观祖师刀劈斧凿,日夜不休亲手雕琢而成,

因此地人烟稀少,没有人祸,倒是受了几百年的香火未曾断绝。

“虽然不知三清神像毫厘模样,但道书中记载,三清为道之化身,自有真名存在,有教诫告示之真言。有此两者,未必不行。”

“不成则矣,若成......”

“脑海藏神明,落下长生法,又有何难?”

可能陆明相比其他修士最大的优势,就只有前世的那些记忆了。

念及于此,他也不再犹豫。

陆明盘坐闭目,叩齿守神,意想灵台,观想三清神像;

心无波澜,仰慕道蕴,诵读太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

“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着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灵台之中,有一灰蒙蒙的空间,空间中有一团团状、散发着晕光的物什,为陆明之元神。

随着心中宝诰声起,身心静定,灵台之中突然大放光芒,忽有渺渺道音传进此处,四处散开。

原本安静的元神也忍不住雀跃起来,在灰蒙蒙的空间里追逐起这道音来。

宝诰声源源不断的传入灵台,不知何时,无数光晕在空间中缓缓汇聚,浮现出一尊有如神像模样的人影来,转瞬又散去,化为无形无质之气,四处飘落,下一刻又聚拢而来,

如此往复不断。

而在这无形无质之气中,却有一缕包含黑、绿、褐、白、红、紫的六色之气。

那六色之气,紫色中人身蛇尾,道蕴非凡;

红色中男恶女端,嗔容满面,

白色中则是一群群人影,行开山破石,河流改道之举。

褐色中,或猪、或鸟、或游鱼,或鳞虫;

绿色中,有缢鬼、刀劳鬼、水鬼、拘魂鬼......;

黑色中,有刀斧利刃,相互厮杀境、有铁索绞死,刀锯残肢境、有大火炙烤境、又有寒冰生出冻疮境,诸如此类。

这六色之气裹在无形无质之气中随缘聚散,其内种种反而越发形象起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仙诗在酒
剑仙诗在酒
李太白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爹——我想去看看这江湖,看看那风花雪月,去登上那昆仑山,去看看钱塘江大潮,去看看......”“家里没钱,你哪也不许去——”李父微怒道。李太白先是为自己的母亲上了香,又跪下磕了头:“娘——孩儿今日就要去纵马江湖了,一路上还请娘保佑一下孩儿,孩儿也就出去个一年半载。”忽然一阵清风拂面,李太白娘亲的牌位掉落。李太白慌忙去扶:“娘亲啊——刚才你不说话,我都当你默认了,你现在反
木兮君兮
天裂
天裂
传闻:当天裂之时,世间将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黑暗牢笼。以凡人之躯对抗神灵,跨越无尽位面只为探寻朦胧迷雾背后的真相。深渊巨坑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上古遗迹深处的庙宇通道背后又是什么?矗立在金字塔顶尖的上古文明为何一夜之间消失。远古至宝齐至,揭开天边的一角,无尽的黑暗笼罩,末法时代,即将到临…所谓的圣人、仙人、神灵…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承道
寻仙路漫漫
寻仙路漫漫
一个偏远山村小子,因对修仙路的向往而离开家乡。资质平平无奇的他却意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玉佩,就此在茫茫仙路上摸爬滚打。历经艰险,终于踏足修士之巅!
我是小小风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意外穿越到古代王朝,还是皇室子孙。“难道我是天命之子?”那你会制作玻璃水泥吗?“啊!这个……那个……”炼钢晒盐,改良农具呢?“呃,啊哈哈哈……好吧,我是废物!那到底要我来干嘛啊?”已经准备躺平的小陈同学,却又发现自己好像可以修仙。妙啊!这个好!“什么?京都大变,皇室几乎死伤殆尽。要让我当皇帝!”“别闹!能修仙谁要和你们玩权谋啊?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本宝宝!”且看跳脱多变的少年,又将在大丰王朝上演怎样
躺平的小白
浮华祭
浮华祭
天地为坛,万物作祭,为后世开太平之路!天下秩序崩坏,征伐不断,儒教圣人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开辟了一方世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能平定动乱的强者!
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