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哪里还管这个,直接拿起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只不过一个宿舍只有一支笔,别的人只能站在后面焦急等待着。
有人写着写着就忘了字怎么写,还得问一下身后的人怎么写。
后面的人等待的就更焦急了,恨不得把笔给抢过来,赶紧写自己的家信。
而另一边,贾东旭回到自己的屋里,拿出了纸笔写了起来。
他的心里感觉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可是落到纸笔上却第一句还是问起了家里。
“淮茹,家里现在怎么样了?你的腰现在还疼不疼?援朝有没有坚持锻炼?晓华跟晓叶两个人有没有好好学习?妈的身体还好不好?
另外咱爸妈跟弟弟那边家里怎么样了?
…………
我在这里挺好的,勿念。”
贾东旭写完信后,又查看了一遍,他怕自己不注意就带上了地址,一番检查过后,发现信上没有地址,也就放心了下来。
等到晚上的时候,贾东旭一封一封信看了起来,本来他是想着拉几个壮丁过来给他帮忙的,可是转念一想,这都是别人私密的事情,还是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凑着煤油灯的灯光,贾东旭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针对于出现地址的他就单独放了起来,留明天给对应的人。
第二天收到信的人,看到上面自己不注意写下的地址都颇有些尴尬,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被退回来。
而这次再写信,他们就注意的不能再注意了,生怕未来一年不能往家里面写信。
等信件都检查完毕后,贾东旭把信件交给了李兵。
“你这次回红星轧钢厂把这些信件都给带回去,跟他们说让家属要是寄信的话,都投递到轧钢厂里,等下次有车回来的时候再给带回来。”
这会儿3201厂还没有通邮局。
“行,贾厂长。”
李兵答应了下来。
两天之后,信件历经了艰难险阻到达了红星轧钢厂保卫科。
“秦淮茹,这儿有你的信。还有刘光齐家里的,你直接给一起带回去吧。”
秦淮茹推着自行车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在门口被王兵给拦了下来。
之前王兵也有几次去过贾东旭家里做客,所以他也能够认识秦淮茹,看秦淮茹要下班,直接喊道。
“我的信?”
秦淮茹乍一听闻有他的信件的时候,有点恍惚,因为她还没想起来是谁会寄信给她。
“是的,东旭寄过来的信。”
王兵从放信的袋子里,把贾东旭写的那封信给拿了出来,又把刘光齐的也给一起拿了出来,递给了秦淮茹。
“谢谢,谢谢。”
秦淮茹接过信件后,连说了两声谢谢,然后骑着自行车就往家里赶去了,一路上骑的飞快。
等到了家属楼,在车棚里停好了自行车,秦淮茹就先来到了刘光齐的家里,把刘光齐的信给递了过去。
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往家里跑去,她想第一时间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东西。
秦淮茹进了家门,打开贾东旭的信看了下,发现全部都是问候她跟家里,然后就是报平安的内容。
看完了第一遍,她又看了一遍,通过贾东旭写的这些字,她仿佛又回到了在四合院里,贾东旭教她认字的那些日子。
而贾母看见秦淮茹一回来,手里就拿了个东西,看的又哭又笑的,有点被吓住了,这秦淮茹不会中了邪了吧。
她偷偷的靠了过去,用手里的擀面杖戳了下秦淮茹,问道
“淮茹,你是怎么了,又哭又笑的?”
秦淮茹看见贾母过来,连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
“妈,是东旭写信回来了,我刚刚看东旭写的信的。”
贾母一听贾东旭写信回来,直接把手里的擀面杖扔在了桌子上。
“哪儿呢,里面有写给我的吗?”
“有有有,我指给你看。”
秦淮茹把信里面有一段写问候贾母的给念了出来。
贾母虽然当初扫盲过,但是毕竟天天待在家里,就是收拾家里,洗涮一下。
所以认得字基本上就都给还回去了,现在只因为经常使用,所以还能认识票证,跟粮本,副食本上面的字。
“好好好,那你赶紧写封信回给东旭,跟他说家里面什么都好,让他在那边多顾着自己就行了。家里面不用他操心。”
“好嘞,妈,我马上来写。”
秦淮茹把信给叠好收了起来,准备等晓华,晓叶她们回来给看看。
“东旭,家里一切都挺好的。
我的腰现在也不疼了,只是很想你,不知道你在那里能不能吃得好,住的好。
…………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有些人家里面没有人在轧钢厂上班的,只能是公会的人给一封信一封信的送回去了。
只不过这个信件到保卫科的时候,虽然李兵说贾东旭已经检查过了一遍。
王兵还是谨慎的把信件又给拆开检查了一遍,等到家属回信的时候,王兵也拆开看了一遍,就怕里面有什么不好的内容。
写完家信的众人,等到雨停后,更有了干劲,住宿的地方已经盖好了,剩下的就是要先修路了。
现在的路,虽然卡车能进来,但是轧钢机跟大炉毕竟是大家伙,在山路上不好走,说不定一个颠簸就容易出事故了。
“李兵,明天咱们去一趟县里,这修路还是得找个地质专家来看看。”
贾东旭看着连绵不绝的山路,有点头疼,这会儿没有蓝翔的挖掘机,也没有各种铺路的机器。
而且这条道还得拓宽,至少能够通过两辆卡车,再加上边上也得铺设铁轨,不然的话等以后产能上来了,卡车运输就跟不上趟了。
而想要完全靠人力,征服这段山路,那可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