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手术时,正常操作体位需要左侧卧位,但是这个患者左侧卧位,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骤停风险。
另外,肿瘤将右肺挤压到了小角落里,且与右肺界限不清。如果手术很可能把肿瘤和整个右肺都切除,这一巨变将会给小小的心脏带来致命的打击。
……
面对如此病情,即便是邵主任也打了退堂鼓,他看着眉头紧锁的陈澜,沉吟道:“要不还是建议患者转院吧?”
杨光明:“……”侧头看了邵良才一眼,心说老邵这种硬骨头也有怕的时候?
周围人:“……”面面相觑,风头正劲的邵主任都这么说了,看来是真救不了。
当然,邵主任的风头都是因为陈澜带来的。陈澜给力,屡创奇迹,邵良才这个大外科主任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医院混的风生水起,说什么都有底气。
哪里知道,患者家属彼此看了一眼,却齐齐摇头。患者大儿子黄章发说道:“我们不转院,就在这里治。直接手术吧!”
什么情况?医生们陷入了两难抉择,不知道要不要切?咋患者家属一点也不难?
邵良才:“……”
杨光明:“……”
周围人:“……”
一名急诊科医生试探着说道:“几位家属,患者的病情相当严峻,手术超难的,你们真不去省一院?”
黄章发叹了一口气,沉默片刻,说道:“不去。”心说要去省一院,我们自己就去了,何必通过你们?
听到这话,邵良才立刻明白了,然后对陈澜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又转头冲患者家属说道:“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说不定,也许,会有奇迹发生呢?”
他还是对陈澜抱有几丝希望。既然决定要在这里做了,抱有希望,用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总好比过悲观。
乐观出奇迹。
但患者家属们自然不相信他,老父亲的病情,他们身为子女的,照顾了二十多年,难道不清楚吗?现在也就是风烛残年,稍微有点儿风一吹,灯就熄灭了的那种。
做手术也就是为人子女最后的一点安慰,一点挣扎!真要等死的话,在家里也可以等死,何必过来?
正在这时,陈澜眉头忽然舒展开来,冲邵良才一笑,说道:“主任,我们也许可以试一试。我已经有了详尽的方案,不过,还需要麻醉科,还有体外循环团队的人配合我,我要给他们做一个培训。”
陈澜所采取的手术方案自然是高、精、尖,但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节点,或者说是环节,难度极大,不容忽视,那就是麻醉与体外循环。他怕这两个专业组的人掌控不了,不得不亲自给他们培训一番。
邵良才一愣,旋即重重地拍了拍陈澜的肩膀,说道:“我来协调,有什么想法,只管去办!”
患者家属:“……”愣了愣,但又齐齐摇了摇头,心说这个年轻医生,唉,我们家属都放弃了,你居然还有信心?真是……
在手术预演会议上,陈澜就给两个专业组的人上课了!
陈澜仔细分析了患者的病情,针对因巨大的肿瘤压迫气道、纵隔及肺部可能出现的麻醉气管插管困难、改变体位时的严重心脏压迫、术中随时发生的出血性休克以及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等问题,给出了详尽的系列应急预案,并讲明了原因,同时,要求体外循环团队准备好预防性的体外循环预插管。
这两个专业组的人,除了秦长江等少部分人,其余的原本对陈澜的“上课”不以为然,心说我们知道你是手术天才,做手术很厉害,可是,搞配合,搞麻醉或者体外循环支持,还是我们更在行啊!术业有专攻,你给我们上课?莫不是膨胀了?
可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陈澜如此详尽的讲解,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比他们还要厉害!这就不得不令他们佩服了!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开始。
而手术室外,家属们则在商量,要不要回去拿一点东西。来的时候匆匆忙忙,有些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没有带,这万一从手术室里出来就已经那啥啥啥了,没有相应的东西不大好,到时候老父亲黄泉路上会怪我们。
“妈,除了拿寿衣,寿鞋,黄纸,元宝,还要拿什么?”大儿子黄章发问母亲。
老母亲老泪纵横,说道:“把你父亲的那串佛珠拿来,他每晚都要摸一摸,不摸一下睡不着。呜呜……”
感谢“书友”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