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温体仁给了他台阶下,这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就顺坡下驴,不再坚持处死陈奇瑜了,但此事还需要在明天早朝上与众大臣再议一下才能正式决定。
在那些大臣退下去之后,崇祯屏退左右,在殿内来回踱步,想着到底该如何处置这陈奇瑜。
虽然他擅自行事,被那些贼寇逃出了绝地,才造成了如今的乱局,可他却并非兵败于贼,最多只能说他是战略失误,罪不及死啊!
自己早年之所以斩杀了袁崇焕,那是因为袁崇焕不仅欺骗了他,让那金军兵临城下,还出于大局考虑。那时候不仅自己要杀他,满朝的文武百官也要杀他,京师的百万百姓还要杀他,所以他不得不杀。
在这皇位上坐的越久,崇祯就对着平衡时局,稳定人心越发重视,眼下百姓对陈奇瑜没有恨意,朝中重臣也为陈奇瑜说话,若是自己逞一时之快而杀了陈奇瑜,只会得不偿失。
所以即使不情愿,但眼下逐渐成熟起来的崇祯,还是以大局为重,在明天的朝会讨论上,改判陈奇瑜戍守边疆,并任命洪承畴兼任五省总督,令他尽快剿灭高迎祥所部。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洪承畴在上任之后,就将原先属于陈奇瑜的那些亲信撤了下来,并在这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才有了上文说的大肆变动。
在整合了麾下的明军,洪承畴就准备对义军下手了,但是对哪一方义军先下手,却是让他有些头疼。
眼下这高迎祥因为降而复叛的缘故,大大地打了当今圣上的脸,按这诏书所说也是先讨伐高迎祥,可是这岳云飞在他的心中才是心腹大患。
不同于高迎祥这种流窜各地的流寇行为,岳云飞却是稳扎稳打并在当地实施新政,发展经济,若是用三国人物来形容的话,高迎祥只是如同白波贼一般的疥癣之疾,而岳云飞却是如同曹孟德一样的心腹大患。
不过洪承畴的纠结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数日后他就接到了平凉府的败报,说那群义军已经攻破了平凉府,将就藩于平凉的韩王当众斩杀。
这群义军也都是些没脑子的家伙,虽然大明藩王富得流油,但同样关系重大,若是眼见藩王受难,自己还不去为藩王报仇的话,怕是朝廷马上就会来追究他的过错。
因此洪承畴虽然心中不愿,但还是尽起大军前往平凉力求绞杀高迎祥来为韩王报仇雪恨。
这就给了岳云飞机会,在李岩来到清水城主持大局后,岳云飞就领着一路人马在这巩昌府境内攻城掠地,十日后,除了那座陇西府城,巩昌府内其他的州县都被他与贺人龙率领的两支军队全部攻陷。
在这些州县依次转化了些老者成为【大汉材官】后,当地就稳定了下来,接着为了不让曹文诏率领残部走脱,岳云飞当下就与贺人龙合兵一处将这座陇西孤城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