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师

第四十四章 帝师(求追读)

“近贤臣,远小人而已。”

“何为贤臣,何为小人?”

“修身养德,才干俱佳者,自然为贤臣;曲意逢迎,蒙蔽圣上者,自然是小人。”

“如今王学生与司马翰林相争,谁为贤臣,谁为小人?”

赵顼图穷匕见,紧紧盯着韩维,等着自家老师的回答。

韩维从容答道。

“自然两位都是贤臣。只是王介甫变法之日,便是小人集聚之时。”

赵顼微微失望,接着问道。

“为何老师断定小人会来变法,而贤臣不来?”

“不是贤臣不来,而是小人会来得更多。”韩维叹了口气,“臣知陛下艰难,欲急行变法。只是治大国若烹小鲜,须缓缓图之。

王介甫为人执拗,刚而不弯,为官不懂变通,言辞又颇为犀利,变法之中多言利而少言义。臣以为,他日变法必被小人所趁,将好事变为坏事矣。”

“老师是说,王学士有可能会被他手底下的人蒙蔽?他失去了对信息的控制,也就进一步失去了权力?”

韩维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学生,年轻的皇帝哪里听来的这些奇奇怪怪的词?

“臣愚钝,何为信息?为何失去信息,就失去了权力?”

“朕也是听人说起,信息就是权力,就连朕的皇权,也是源自对信息的掌控。”

“荒谬!”韩维大怒,“陛下受命于天,为天下共主,何人敢妄言皇权?莫不是韩琦、文彦博等辈?”

“若是这两位相公呢?”

韩维哑然。

韩琦对英宗有拥立之功,几乎可以算托孤重臣,连太后都对韩琦敬畏有加。文彦博年近花甲,历经多朝,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一呼百应。这两位相公要给小皇帝上上课,恐怕无人会觉得有何不对,甚至会觉得理所应当。

赵顼看韩维的样子也明白了答案,摇摇头岔开了话题。

“可是老师,要做事就要用人,要用人就要辨明忠奸。国家积弱,燕云未复,朕是一定要变法的。可是变法的结果也须是好的,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若来日王学士手下尽是欺上瞒下之徒,朕和王学士,又如何保证变法的成效呢?”

“唉。臣给陛下说个仁宗朝的旧事吧,当时有位名臣,受命去边疆平乱。叛乱已平,却有人进京向仁宗告御状,说这位名臣宴饮狎妓,克扣军饷。仁宗就派了御史台一位为人清正的御史去查证。

御史秘密来到地方,还未见到名臣,就先遇到同乡,被同乡拉去饮酒。酒宴中有营妓相伴,姿色艳丽,颇通诗书。御史当场为之赋诗一首,曰‘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东风万万条’,当夜拥营妓入眠。

第二天御史来到名臣处查证情况,这位名臣当场拿出宴饮和妓女,说御状告的属实。御史大怒,就要往上参奏,名臣不慌不忙,让妓女当场唱了一首诗,正是御史昨晚所写的杨台柳之句。

御史大惭,只好默然回京,回报仁宗,言名臣品正貌端,实为贤臣。

辨奸之难,御史也未可奈何啊。”

赵顼听的大怒,连问这名臣究竟是谁。韩维也不回答,只在纸上写“文彦博”三字。

赵顼沉默了,他再次想起另一个谈论皇权的人,那刘湛已经多次给了他解决问题的惊喜,也明言了“信息即为皇权”,或许这次他也能有办法。

想到此处,赵顼连忙与老师告辞,回营换了身常服,又来到了审计院中。

熟悉的牢房里,刘湛没注意旁边小黄门冯平奇怪的眼神,听了自称赵令畴的青年的问题,大手一挥。

“当然有解决的办法了。有了信息,自然就有了处理信息的法子,即为控制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
明末千里漂流
明末千里漂流
准备穿越太白山的驴友,咋给穿越到明末来了呢!还好户外装备能救急。太白山??作基地够呛!沿黄河千里漂流到海岛,开基地,爬科技,招兵买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奸最可恶,抓住之后,哼哼!头等汉奸:活铸铁像二等汉奸:剥皮实草
吃番茄鱼排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砰的一声雷,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堪比原始社会的春秋时代,还来不及开地图,建城堡,慢慢升级,就发现,这已经是春秋末期赫赫有名,历时百年年的吴越争霸最关键转折时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已经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虚弱,积蓄时期,此时正虎视眈眈,两眼冒光的看着对手夫差按照他的规划,往死路上越走越远。这或许跟他没关系,可是偏偏他就是注定失败的吴王夫差的次子公子地,吴国存亡和他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息息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