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师

第十一章 三件事,让东京为我陷落

“刘兄还是听听演义,比你这故事好多了。”

王璞嗤笑一声,1万对27万,2万对70万,难道是评书里面的李元霸复生?

“反正我知道的就是这样。”

“简直可笑。”

王璞都快被气笑,懒得再和刘湛说话。吕俨倒是配合,顺着刘湛继续问。

“即使这金国灭了契丹,离东京应该还远吧,还有很多军事重镇,不会那么快被破呢?”

“东京被破三年后,太原都还没破。”

“太原都能守住,东京怎么可能失守?禁军呢?勤王军呢?”

“禁军勤王军战力都在。”

“刘兄,这也太荒谬了。”

“因为皇帝做了三件事。”

“然后引起了天罚?”王璞嘲讽了一句。

刘湛平静的竖起一根手指。

“一,他要给太后过生日,从各地搜刮奇珍,征发民力。各级官员趁机中饱私囊,是为生辰纲。百姓身上有税赋,有徭役,有岁币,再加生辰纲,已然没有活路。

从成都府到江宁府,从广南西路到京东东路,生辰纲收不上来的地方,处处皆反。”

吕俨连忙看向王璞,王璞不说话。显然,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二,他看金国兵力强大,河北接连小败。认定要限制金军骑兵,最好是制造一片骑兵无法通过的地带。于是下令让黄河决堤,下游的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全部被淹,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这两路的勤王军立马四散归乡,拒绝去东京勤王。”

吕俨眼睛张大,王璞连连摇头,但凡朝中还有宰执,这种乱命就不可能出京城。

“三,金军先派了一只先锋队,大概一千人吧,到了东京城下。皇帝拒绝出城攻击,甚至想直接弃城逃跑。被当时的宰相劝住,出动禁军冲散了这波先锋队。

于是金国派使者过来问罪,说本来想议和。但是现在如果不把当时守城的宰相杀了,就不答应议和。皇帝把宰相绑起来给金国送过去,希望能够继续交纳岁币,和金国结为兄弟之国,永世修好。

然后第二次金军又来了,这次来了一万人,朝中大臣无人守城。有道士说自己可以撒豆成兵,皇帝就大加赏赐,让他守城,自己弃城逃跑。金军才刚刚喊阵,道士就大开城门投降,皇帝也同时被抓。

说来可笑,最后他也就刚刚跑出城外一里地而已。”

越说越离谱了。

这吕俨虽然迟钝,但确实是个好人。这同窗病成这样,还愿意哄他。王璞暗自把吕俨列入可交的一类朋友,至于刘湛?呵,只求他不要污染了吕俨。

“朝中栋梁呢?读书人呢?我大宋何曾少过忧国忧民的读书人!”

吕俨还在坚持!

“有的。只不过大部分被贬往外地,比如那位在太原坚守的,就是很好的读书人。留在东京又有良心的读书人,大部分都在牢里。大难过后,也是他们维护百姓南逃,保全了一些人。”

王璞想说些什么,看看吕俨,又忍住了。

“我有时候也想,换个皇帝会不会有变化?”没人敢接这话,刘湛咂吧咂吧,继续说。“或许能多扛几年吧,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很快,蒙古人就要来席卷天下。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辽、宋、金、西夏、吐蕃、大理,统统死在了马蹄和弓箭之下。”

刘湛又指指远方的两位兵卒:“假如现在我们互相厮杀,王兄,吕兄,我们会不会瞬间被那两位壮士杀死呢?他们,一个就是金国,一个就是蒙古。”

“以力相争,穷兵黩武,也是亡国之道!”

吕俨又忍不住了。

“无法自保的文明,一定会被野蛮吞没!吕兄,我们不是活在书本里!活在这世道,总会有豺狼虎豹,他们不会和你讲道理的!

文明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箭矢之内!”

“好了好了,打住!吕兄,时候不早,带刘兄回去休息吧。”王璞实在受不了,赶紧把两人拉下山。

……

午睡醒来后,吕惠卿还没有回来。王璞拉开帐篷,又听见吕俨和刘湛在车厢里吵吵囔囔,让人头疼。

他们怎么那么能聊的?

这刘湛有奇奇怪怪的口癖和观点,根本看不出来是书院的学子。既不爱用典,又刻意用白话,仿佛刻意和世界保持距离。

王璞又想到到刘湛其实已经上吊过一次了,说话已然肆无忌惮。这是个疯子,不必在意他的话。

但闭上眼睛,还是偶尔会看见繁华的东京开始着火,巍峨的城墙轰然倒塌,那些熟悉的街道楼房船只店铺在烈焰中摇晃,兵戈铁马之下,到处是文明的残骸。

幸好这疯子说的不是真的,王璞庆幸的想。

……

“刘兄不用担心,今天那些话,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吕俨忧心忡忡的对着刘湛保证。他把刘湛拉到自己的帐篷来,说是怕刘兄在那车厢关久了,情绪会更加不好。

“吕兄以为我病了?今天的话在胡言乱语?”

“反正我不会说出去的,王兄也是这么和我保证的。”

“即使你叔父问起来,也不说?”

“此等乱言,不用污长辈耳朵。”

刘湛默然。

前世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疫。有人问,假如穿越到疫前,要如何警告世界将要发生的事情呢?答案是没有办法,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你就是危言耸听的疯子。

“吕兄要如何信我?”

“我信与不信并无关系,这些事情终归离我等太远。读书修身,持家有道,然后才可奢谈治国吧。小弟以为,自己还是差的很远。”

“你是觉得我也差的很远吧。”

“小弟并无此意……”

“啧啧,不信就算了。话说回来,那个王璞的叔父是谁啊,听起来也是和你叔父一样的大官嘛。”

“听他自己说叔父是姓王讳韶,具体官职我也不知,应该也是朝堂之中吧。”

是大官就行,能和吕惠卿混一起,没准也能在史书上留名。

chatGPT,你的主人在召唤你!

输入:北宋王韶王璞

chatGPT:王韶是北宋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官至枢密副使。熙宁元年时,王韶上书了一份奏疏,叫做《平戎策》,提出了“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并获取了一系列成果,史称熙河开边。

“吕兄吕兄,我又想到一个必考题了,讲西夏的。”

“哦?刘兄快快教我!”

“要想战胜西夏,就要从周边入手,形成一个包围圈,挤压西夏的生存空间,加大他需要防守的地段。主要方略可以总结为十二个字,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

“刘兄高明!只不过河湟是哪里?”

“河湟在祁连山下,黄河和湟水之间的两块边地。”

回答问题的不是刘湛,而是拉开车门进来的王璞。

“刘兄治西夏之策,从何而来?”

“天上掉下来的,梦里梦见的。你不是不信吗?”

“刘兄,不要置气,我是诚心求教。”

王璞拱拱手,又从身后变出一壶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