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监国,蒸汽大明什么鬼

第一百五十七章 总督海事灭倭行动!

第157章 总督海事?灭倭行动!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朱高彻大笑。

张晴晴翻白眼,说你胖你还揣上了!

………………

海上。

倭寇大船。

“报——报告首领,大明内陆突然出现大量人口迁移。”

倭寇最高首领愣住了。

迁移?

我这还没抢够呢!

迁移?迁哪里去?

“迁往哪里?”

“回首领,往内陆方向移动。”

底下的一些小头领刷的一声大笑。

“哈哈,什么狗屁的天朝上国,军队保护不了人,干脆迁往内地。”

“原来,大明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哈哈。”

“过去,是我们太高看大明了!”

“干脆,我们回去报告,大明这么大的疆域,给明人可惜了。”

“是啊,等我们再抢一把大的,干脆回去报告,把大明全境给占了。”

“哼,懦弱的人不配拥有如此广袤的土地。”

一众小头领大声嘲笑明军,好像大明广阔的疆域已经唾手可得。

经过四五次的大胜利,大明军队的残弱已经深深摄入了他们的脑海中。

不仅仅是他们,所有的倭寇都产生了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

认为明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尤其是上一次,他们以一千人击溃明军一万人。

轻敌的情绪牢牢再倭寇心中埋下。

殊不知,那只是大明的地方部队!

因为常年没有打仗,加上老弱病残居多,因此战斗力低下。

大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聚集在北京一带!

例如三大营: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

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精锐士兵。

倭寇大首领阴沉一笑,冷飕飕道:

“既然明军把好东西拱手送给我们,岂有不要之理?”

“通令全军,全线出击!”

“有多少财物珠宝,好看的女人,统统给我抢回来。”

“哈哈。”

猖狂大笑。

好像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和漂亮的女人在向招手。

底下的一众小头领兴奋的传达命令去了。

当所有倭寇知道大明百姓迁往内地后,哈哈大笑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天朝上国?笑死!干脆我们占领大明,在大明定居得了!”

“是啊,大明的财宝,漂亮女人,大把大把的。”

“简直是人间天堂。”

“懦弱的明人,不配拥有广袤的土地!”

“大明百姓一走,肯定会留下大量财物珠宝,我们要发财了!哈哈。”

“我们可要多谢天朝官府!哈哈。”

倭寇们都在嘲笑大明。

殊不知,这会是他们最后的笑容。

…………

一天后。

大海沿岸。

几百条船只涌向海岸边。

并且,伴随着倭寇们一声声兴奋的喊叫。

发财了!

着陆!

顿时,所有倭寇像是一群饿狼,跑得飞快。

这次,所有倭寇共计三万人,除留守船上的一千人,其他全部出动。

粥少僧多,他们唯恐慢了一步,啥都抢不到了。

海滩上。

穿着倭国服饰,脚踩木履的倭寇,往同一方向奔跑。

蔚然壮观。

若是他们知道,他们每踏入一步,离死神的距离便越近。

恐怕,就不会跑的这么快了。

沙沙沙!

沙沙沙!

木履鞋踏在海滩上,发出一阵阵的响声。

像是吹响了死亡的号角。

一千米处。

这里是一个小村庄。

倭寇如飞过的蝗虫,扫荡了整片区域。

片甲不留!

等他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是一片废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