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尊重,物质上的重赏,令他们生出了百死难以报之的感激之情。
暗暗下定决心:我这辈子,就算为王爷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这份恩情。
不,我还要和自己儿子说,王爷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吩咐儿子永世不忘。
朱高彻见他们感激涕零的模样,暗叹淳朴的人,就该有如此的回报。
他们却要感谢我?
受之有愧。
“好好好,都起来吧,都起来。”
“你们啊,要是真感谢本王,就在本王府里好吃好喝,有事就给本王办好。”
朱高彻知道,这样说才能让他们心里舒服点儿。
果然,众工匠们连连说好:
“这辈子,王爷有事尽管吩咐,但能做到的,我老李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是啊是啊,王爷如此大恩,我们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有恩必报还是知道的!”
“王爷,没说的,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了,你说东,我绝对不往西走。”
众工匠一个接一个表态。
那叫一个掏心掏肺。
淳朴的劳动人民啊,你们为何如此善良……朱高彻又好生说了几句,便叫他们回去休息。
场面这才安静下来。
“你去把蒸汽货车开过来一下。”
朱高彻为自己省事,已经教过好几个下人驾驶技术。
并且,允许他们有空的时候教其它人学习。
一来二去,整个王府的下人或多或少都会一点驾驶技术。
等蒸汽货车开过来后,朱高彻将手扶拖拉机推了上去。
“通知全城百姓,本王在城外**地用手扶拖拉机耕田。”
“有兴趣的,都可以过来观看。”
他要一次性的,打响手扶拖拉机的名号!
让所有百姓知道,有了手扶拖拉机,再也不用耕牛!
………………
很快,秦王府护卫将消息传到了济南城的每个角落。
一时间,众人怀疑有之,兴奋有之,担心有之。
各种情绪纷杂在一块。
“老李,赶快去城外**地!”
“我知道,这不在穿鞋嘛!”
“那你倒是快一点啊……”
之后,两个好兄弟跑上街头,顿时看见了大量人头往城外涌去。
好家伙,跟要集结大军要打仗了一样!
大明以农立国,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靠他耕田维持生活。
现在听说能不用耕牛就犁田,还能增加犁田速度。
否管信不信了,都想去看个热闹。
要是万一能行呢!
他们可省下好多事情!
当然,人群中也并不全是抱着这份心理的人。
有的人纯粹就是随大流,想看个热闹。
对于朱高彻说的手扶拖拉机,完全就不相信!
毕竟,几千年了,都是用牛耕田。
习惯了!
就在各种的言论中,众百姓们都出城了。
东南西北四个大门那是人赶人的往外跑。
这情形,就像要逃难一样。
不得不说,农民对生产资料的重视,是刻在骨子里的。
幸好,朱高彻把地方选在了距离四城门差不多的地方。
…………
朱高彻见百姓们一圈又一圈的围在这,知道来的差不多了。
将铁制喇叭操在手中,努力使自己大声一点:
“各位乡亲父老,叔伯兄弟,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不相信手扶拖拉机能代替耕牛。”
“现在,拖拉机出世了。”
“就让我们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