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凝重。他与高启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老头表里如一,即使想使坏也使不明白。
“不瞒您说,我是个生意人,赔本买卖我肯定不能干,我也欠着别人钱呢!您刚才有句话说的好:种这玩意儿就跟赌博似的,弄不好就倾家荡产。您带着相亲们把地转包给我,可以退场了,我就成了接盘的,需要承担风险。所以我也得好好考察,因为我手底下也有一帮人需要工资吃饭,我要是破产了,他们也得跟着喝西北风。”
“那,老弟你的意思是?”
“您要不嫌弃,我们三个想在您这住一阵子,好好看一看,想一想,你看司机都走了,我们今天也回不去了。”
高启笑容很勉强:“我还怕你们急着走呢!你们愿意住下来,我们求之不得呢,这样咱们就能好好唠唠。”
一顿饭吃得没滋没味,酒却喝下两斤。饭后,王伟趁兴先去看看参地。
高启先带他看这两年收获的园参和林下参。
园参更不值钱,长得像大萝卜,十年的园参一块钱一根卖得都费劲,可这些却占了高家库房的一半位置。
高启说,园参也才是近十几年种下的,虽然价格比不了林下参,可是买的也挺多,买萝卜的价格买人参,你说你是要人参还是要萝卜?
只不过是最近参掉价,比林下参差个档次的园参才变得无人问津。
其实园子里种的参也跟林下参一样,年头越久药效越好,不过现在市场不行,种啥都比种人参强。人参娇贵,对环境、土壤的要求还那么高,怕旱怕虫,现在收入又不行,都不如种粮食稳妥呢!
种粮不怕卖不出去,年年有人收,可人参呢?早些年都得抢,南方那些采购商又得送特产又得陪笑脸的,同样的价格他还得挑挑人,想卖谁不卖谁。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根本用不上三十年,三年就变!
现在什么东西发展的都快,国家社会生产突飞猛进,珊延的人参种植和投入也加速度。全省都眼红珊延的致富经,都疯狂包地种参,园子参,红参西洋参。
甚至好多厂子都干这个,最离谱的是有些教育经费紧张的学校,竟然也靠这个给老师发奖金。
最后生产过剩,人家那些药厂根本用不了这些,人参就贬值了。
最可气的是,前两年人参价格高的时候,有人走捷径,六年辛苦嫌太久,想用桔梗走捷径。
恰好桔梗也是味药材,虽然跟人参的药效不同,却可以治疗咳嗽痰多、咽喉痛等多种疾病。
最主要的是,把它切片以后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是桔梗还是西洋参,尝起来都带着参的苦味。价格又便宜,本地的参农就跟收购商勾结拿去糊弄药厂。
这事干久了,总会被发现的,结果,市场更混乱了。人家药厂再不收珊延销售的西洋参,即使是林下参都得要进整根的,甚至亲自来地里看着。
“一颗老鼠屎就能搅坏一锅粥,何况老鼠屎越来越多。”高启说起这个,立刻恨得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