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家屯的事发生以来,高家屯与李克利的合作就正式终止了。
高启也心满意足地傍上更财大气粗的金主,李克利却不得不再另寻合作对象。
他们在高家屯大闹一通,虽然被双方力压下来没让上面知道,可是这种轰动的争执,在村与村之间像史诗一样流传开来,而且还被加工成各种血腥的版本。
参民们把李克利这类外乡收参人当成了洪水猛兽,谁都不敢再跟这类人搭上关系。
凡是听到收参中有人提“李克利”和“克利贸易”这几个字的,人人色变,像躲瘟疫一样跑远了,撵都撵不上。
这样一来,李克利也犯了愁。虽然从高家屯那里逼来了四万块“赔偿金”,可是若丢失了人参市场,那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李克利想再找个信得过的人重新注册一家公司,用新公司的名义去和参民打交道。
但是这种手续办起来极其复杂繁琐,光是预约就得花几个月时间。
秋天到了,马上就有一批参下来了,南方的药厂都开始催货了,并且钱也打过来一半,要求他白山第一批参下来赶紧发送过去,李克利急得眼窝凹陷可仍未想到对策。
正当他准备再拿出两万元钱在公司手续上走捷径时,于成神神秘秘地过来邀功:
“李总,你不用愁了,参的问题我于成已经替你解决了!”
李克利听到这话,右眼皮跳了一下,他不动声色道:
“这个问题唔现在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你是怎么解决的?”
于成拍着胸脯:“李总,这回我不谦虚的说,这事除了我,别人还真干不成!”
说罢,于成眉开眼笑地打开公文包,拿出一份合同来。
李克利连忙打开看了一眼,立刻激动地跳起来:“太好了!你竟然跟大杨树屯签上合同了!”
他又反复看了一遍,嘴里不停地喊着:“大杨树屯的参虽然不如高家屯的质量好,但是相差并不多,除非是真正的行家,否则一般人根本辨不出区别!你跟他们谈的系多少,39还是40?不过40一斤也没关系,哦?等等!”
当他看清楚合同上的收购金额时,他更是睁大了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确认,喊道:“你居然用35一斤的价格收购!前几天唔让小徐用38的价格去谈的时候,大杨树屯的村支书还使劲往外赶人呢!”
“不对,这是林下参啊!林下参35?”
“你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情绪有些失控,语言模糊不清的李克利,于成更加得意,他故作神秘,嘿嘿一笑:“李总,这回的奖金……”
“你要多少给多少!小于,你是唔的左膀右臂,唔没看错你!”
于成这才感觉到心满意足,扬眉吐气了一把,于是把做成这件事的过程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原来,他这次立功,还真是凭本事碰到了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