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余点了点头,附和说道。
“这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分析器物的质地。”
李默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老化现象及作假痕迹。”
“最关键是的还是这后面的现代科技的运用,可以让假货无处遁形。”
接着,李默又跟王多余闲聊了一会儿。
得知今天下雨后,王多余提议要去去捡漏吧?
“反正,你也没事,如果运气好,再捡到几个宝贝。”
“我可以现场买,怎么办?”
王多余笑着问道。
“行啊。”
李默想了想,道:“不过,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宝贝。”
“没关系,走吧。”
就这样,李默、摄影师上了王多余的车。
然后,王多余开车带着众人来到了古玩街。
天上下着雨,自然摆地摊的人都没有出现。
不过,店铺还是开着的。
不一会儿,李默、王多余便是进入了一家店铺。
看到有顾客上门后,老板热情的迎了过来。
“几位,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老板招呼道。
李默瞥了一眼四周的瓶瓶罐罐,无一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
王多余瞥了一眼后,摇了摇头。
“走吧。”
李默开口道。
“好的。”
就这样,两人来到下一家店铺。
接连去了两家店,里面都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
这时候,在路过一个面包车的时候,李默停下脚步。
面包车里也有一些古物,对方专门去乡下收旧货的。
本来,男子没想出摊。
可是,跟老婆刚刚吵架,他便是借着摆摊,出来透透气。
看到有人过来后,面包车司机立刻过来。
里面有一些铜钱、烟斗,里面还有一台外星人电脑。
“各位,有喜欢的吗?”
“那一台电脑,九成新,喜欢的话,可以便宜一点——”
男子热情的说道。
王多余看到一个孙小头的袁大头,随手拿了起来。
“好眼光,这是绝版的银元,我是从村里一个祖上是地主的人家收来的。”
男子解释道。
王多余看了一下,旋即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电子秤来。
男子看到后,一愣,旋即知道对方也是行家。
王多余称了一下银元的重量,重量没有作假。
难道真的是捡漏了?
不过,王多余并没有立刻出价,而是瞥了一眼一旁的李默。
“李先生,你怎么看?”
王多余笑着问道。
李默没有说话,目光落在一块砚台上面。
奇怪的是,砚台上还有一道划痕。
黄金瞳下,出现了一段信息。
【物品:砚台】
【年代:明】
【描述:成色完好,乃是歙砚,价值80万。】
李默视而未见的拿起砚台,道。
“老板,这个砚台多少钱啊,我买回去练字。”
“哦,这个啊——”
男子一看,砚台上还有一个豁口。
当时,他是从一户人家顺手带走的,原本是留着压东西的石头。
没想到还有人要。
“额,80块钱,你拿走吧——”
男子随口说道。
“可是,这,有缺口啊。”
李默装出有些为难的表情,道:“50块钱怎么样,80的话,再加点钱,我都可以买新的了。”
“行吧,成交。”
男子点了点头。
李默爽快的付了50块钱,然后拿上砚台。
“哎,这袁大头,你要吗?”
男子问道。
王多余想了想,询问一下价格。
“价格的话,我是收的,怎么也不能亏本吧?”
男子笑着说道。
李默拿了砚台后,便是往外面走。
【啊,怎么走了?】
【默哥,那不是孙小头吗?】
【绝对不是,你不看看默哥的表情?】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看来,王多余还是看直播少了。】
【是啊,不过这砚台都破了一个口子,还要吗?】
【是啊,是啊,或许就是买回去写字的?】
【这么有钱,买个新的不行吗?】
【有道理。】
【默哥,默哥——】
……
一时之间,水友们纷纷说道。
摄影师看到后,便是走到李默那里,让他解释一下。
“砚台这东西,自然是旧的好啊。”
李默笑着说道:“有了刀痕,那就更好,直接有了标记,不会搞错的。”
【???】
【这也行?】
【我怀疑李李默这是在忽悠我!】
【不要怀疑,事实就是如此。】
……
水友们纷纷说道。
他们也注意到王多余还没有回来,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回事?
【话说,那个银元是真的吗?】
【默哥没说话,肯定有问题——】
【或许,默哥只是不愿意说而已。】
【哎,急死人了——】
……
好在这时候,王多余走了过来。
最终,他还是没有买那个银元。
“李先生,我想了想,既然你没有开口,那银元肯定有问题。”
王多余沉声说道。
“这个怎么说呢,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
“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你可能不屑一顾。”
“因此,有些东西,看你自己吧。”
毕竟,李默跟王多余不是很熟。
对方想买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默不想搀合进去,毕竟生意只是生意而已。
王多余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这个砚台上面。
“李先生,这个砚台很值钱吗?”
王多余好奇的问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是明代的歙砚。”
李默顿了顿,继续说道:“长十七点七公分,宽十点二公分,厚二点五公分,刀痕在砚左侧,未伤及砚身。”
“而且,注意看,这一个歙砚摸上去的触感,如同珍珠一般光滑圆润。”
“砚石中蕴云母红,红中又夹青。这些都是有说法的。”
王多余不懂砚台,不过既然李默看上了,那绝对错不了。
“李先生,歙砚的话,你愿意出多少钱啊?”
王多余沉声说道。
“呵呵,王老板,你要明白一点,歙砚,一红一青,乃是十分珍贵的砚台,又被称为庙前红与庙前青。”
李默解释道。
这时候,直播间陆陆续续进入好几个商户号。
当然,那些都是公司的宣传人员,并不懂砚台。
【老吴爱收藏】:哟,竟然真的有豁口。
【老吴爱收藏】:没想到默哥还是捡着了。
【怎么了,有什么说法吗?】
【快快,细说啊。】
【是啊,别卖关子了,等不及了——】
【老吴爱收藏】:兄弟们,别着急,默哥会告诉你们的。
【老吴爱收藏】:我只能说,这砚台是一个老物件。
【古文书斋】:没错,这豁口不仅不是减分项,反而是加分项的。
听到这两人一唱一和的弹幕后,水友们更加着急了。
他们纷纷要听李默怎么解释。
“为什么会有豁口?”
李默笑了笑,道:“你们想想看,一般砚台都是用来写字的,跟主人接触最多。”
“当主人不能写字的时候,到了另一个世界,肯定也要写字啊。”
“于是,就将这个砚台陪葬。”
“为了区分开来砚台,就会刀在砚台上砍一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生死有别。”
“到时候,下葬的时候,也就不会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