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逃天子

第九章 防务

“昆明怎么守,高将军你有无良策?”

高启隆闻言报拳出列,大而无当的说道:“自然是加紧城防,打造器械,广集粮草。”

在他看来,这天子今天虽然十分出彩,但是天子嘛,能在大方向上定调就行了,具体守城,还得看他这个大将怎么做。

朱肆听到这个回答后,微微皱眉:“如何加紧城防?是要休女墙?还是挖护城河?做这需要多长工期,多少人力?人员如何调配,钱粮如何支出?还有打造器械,究竟是打造什么器械,是滚木还是火油,或者投石车,乃至于火炮?打造这些器械有没有相应的工匠?有没有相应的原材料?”

朱肆一口气问这么多问题,直接将高启隆问懵了。在他看来自古养在深宫的帝王只会抱着什么孙子兵法等高屋建瓴的话做金科玉律,这后勤补给的事情好像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这个概念的。

虽然高启隆被问懵了,但是一旁的其他人的眼睛便越来越亮了,尤其是马宝,神情灼灼生辉。

朱肆见几人有些发懵,心中更是焦急,直接说道:“朕觉得先在昆明城下挖一条向外倾斜的斜坡,一来可以让昆明城墙更显高大,二来斜坡可以让咱们城墙上的士卒更容易击杀敌军,三来可以稍微防一防对方的地道攻城。四来挖上来的泥土可以在外面筑成一道羊墙,阻碍鞑子的机动。”

高启隆现在的头还是嗡嗡的,听到朱肆这么一说,脑袋更是像炸开一样,有些不知所措。

马宝听到皇帝这一番天马行空的讲话后,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咱们外面有护城河,如何挖斜坡?”

朱肆一听微微有些尴尬,这个情况他还真忽略了,但是为了防火炮,他本就准备将昆明的城防向外推,让城墙远离火炮的攻击范围。

“在昆明外面建立几个犬牙交错的坞堡,层层设防,阻碍敌军。这些沟壑是挖在这些坞堡四周的。”

而马宝稍微一琢磨,便觉得这个法子不错,虽然时间上来不及,但到底不是什么空泛之谈,这对于一位帝王来说已经很了不起,尤其是对于这位只知道逃跑的皇帝,那就更加值得鼓励了,他意味深长的朝着朱肆拱手道:“陛下真乃天授之材!”

朱肆听到这记马屁没有多少欣喜,他忧心忡忡的说:“可万一鞑子的火炮太多,这些也抵挡不了太长时间。”

对的,你没听错,现在清朝对明朝有着科技碾压的优势,自从孔友德的那支火器部队投降鞑子后,鞑子对于火器的研究很是上心,再加上现在拥有大半中国,多少能工巧匠为之所用,多少人力物力可以供之挥霍。

火炮虽然威力没有后世大,但是也能十分影响战场的局势。

昆明守城一战,明军恐怕要面对鞑子大量的火炮攻击,这也是明末鲜有守城的名场面的原因之一。

马宝听到朱肆谈到火炮,心中也是一暗,但现在明军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守城,切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于是他开口劝谏道:“能够攻城的红衣大炮,重达千斤,云南山路崎岖,补给困难,鞑子是不可能运太多大炮到昆明的。”

朱肆听到这里心里也好受了些,但嘴上忍不住说道:“料敌从宽,马将军你说说鞑子能凑拢100门红衣大炮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