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替身是海虎

第30章 突袭开始

去斗。

去拼。

别害怕陷入绝境。

那些杀不死你的东西,便会令你更强大。

身为强者,本该无惧挑战。

————

今夜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好时机。

雷氏集团是港岛工业领域的寡头,麾下有众多工厂,由于掌握了建造微型核裂变反应堆的技术,所以成为了港岛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柱,于内城的边缘处建有核电站。

负责维护电站秩序的,则是一支类似于私人武装的独立安保部队。

其中有些是退役军人、雇佣兵,更有不少恶迹斑斑、变态嗜血的重刑犯,为了逃脱罪名而选择加入雷家寻求庇护。

靠优厚的薪资与待遇,雷氏集团便吸引了无数的牛鬼蛇神。

安保部队指挥室,一个恶心的声音恰好响起。

“嘻……便给我脱下裤子挨个站好吧,我接下来要仔仔细细地搜你们的身。”

密室内,当值的安保主管拿都,正在缓缓戴上白手套,厚实的嘴唇露出淫贱而咸湿的笑意。

他曾经是合众国中情局的一名高级情报人员,工作能力出众,但犯下了多桩重罪,在一次意欲侵犯合众国高官的孩子时被发现,因此潜逃至港岛,成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从官方特工变为私人部队的首领,这样的生活落差极大。

但他便可以接受,且乐此不疲。

因为在这里,就无人可以阻止他满足那恶心的癖好。

“……”

刚下夜班的工人们一脸疲倦,脸上的神情麻木不仁。

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已掏空他们的体力,亦令他们失去了反抗的激情与欲望,成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东西。

面对眼前恶心鬼佬的过分要求,工人们便唯有认命的闭眼照做。

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毕竟只是普通人。

虽然已成为了内城的一份子,但地位也仍有尊卑之别、高下之分。

唯有忍一忍,忍一忍便过去了。

选了一个最为俊秀年轻的男人,拿都便要伸出手指。

“小帅哥,你的形状看起来便十分紧致……而我就要好好品鉴一番呀。”

猥琐的笑容还未在脸上完全绽放,忽然,头顶上方的广播装置传来了警报。

拿都不得不停下动作,露出扫兴之色。

“他妈的。”

被打搅了兴致,拿都阴沉着脸停下动作,骂骂咧咧地侧身看向一旁大屏幕。

白浪的模样就被无数监控探头所拍摄,以各个不同角度放大在屏幕上。

在其身后的,则是被一拳轰破的高压电网与厚实围墙。

可以抵抗炮击的外围防御,在白浪的手下便不堪一击的脆弱。

“哦,原来是个小帅哥呀,只是一个人?真大胆。”拿都心头怒火稍却,舔了舔嘴唇,“果然亚洲人个个眉清目秀,我很中意。”

拿起桌上对讲机,他发号施令道:

“各单位注意,发现入侵者,给我将其包围……我马上赶到。”

荷枪实弹,身穿有厚实防弹插板的战术背心,一身黑色武装的雷氏集团安保部队在警报响起的三分钟内就集结完毕,以多支小队的形式赶往白浪的位置。

他们搭乘的载具是小型全地形车,在各种难以机动的地形上都可以来去自如,因为许多部件都与摩托通用,所以也被称为“四轮摩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