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的仆人,丫鬟甚多,他们有了钱,自然不会亏待自己。
“除此之外,得银八千万两,金银珠宝无数,古董字画无数,盆景,贵木···”
薛宝钗一一介绍着。
讲真的,大夏一年赋税,也才六千多万,而贾政抄一下家,就有了。
“嗯,”贾政应道,待他跟贾惜春皆长松一口气后,才说道:“拿出三千万送到京城去,另拿出一千万,均分给青,徐,豫,扬四州水军,剩下四千万,皆拉到我贾府去。”
“···”
薛宝钗深吸一口气,四千万啊,薛家巅峰时期,也才四百万两银子,而贾政的一次收获,就抵十个薛家,更不要说金银珠宝,古董字画没有变卖了。
贾政将贾惜春的两条腿扛着肩上,继续说道:“这段时间,先辛苦你了,那二十个筑基修士,全听你指挥,待这事结束之后,记你薛家一功。”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贾惜春一样,毫无保留的跟着自己。
袭人跟尤三姐贪图荣华富贵,秦可卿一开始也是被他强要的,王熙凤贪权,邢岫烟没办法,香菱呆呆的,娇杏则是陪着香菱,而薛宝钗跟薛宝琴,皆是为了薛家能崛起,而留在贾政身边。
所以,贾政就投其所好,记薛家一功。
薛宝钗脸色一喜,俯身道:“谢老爷。”
这是一个好机会,借助贾政的声势,完全能打出薛家的名声。
“五万俘虏,小心对待,先查出是谁下的盅,再安置好他们,”贾政说完,就不再说话,而是抱着贾惜春,进行最原始的欢愉活动。
“是,”薛宝钗应道。
过了一会,见贾政忙的不可开交,便离开去做事了。
薛宝钗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谁得利,谁就是罪魁祸首,所以,她重点是调查太上皇,勋贵的盐商,只有这些盐商,仗着是勋贵一脉,认为贾政不会下死手,才会对贾敏下盅。
仅仅两日,薛宝钗就得到结果,并将事情的具体经过,递给了贾政。
贾政看着调查结果,气的一拳捶在桌子上。
只听桌子‘啪叽’一声,四分五裂。
林黛玉吓了一跳,连忙起身问道:“爷,怎么了?”
“你自己看吧,看看林如海是怎么对待你娘的,”贾政将纸甩给林黛玉。
林黛玉接过,本想独自看,可是看着躺在身边的贾敏,确实不好隐瞒,便两人一起看了起来。
原来,盐商赵家仗着有太上皇撑腰,向来横行霸道惯了,即使林如海几次上门拜访,都被他们打了出来。
这让林如海很尴尬,可想想太上皇,他就忍了下了,打算息事宁人。
至此,淮州盐商更加看不起他,纷纷加大走私量。
而林如海又觉得,自己是巡盐御史,岂能看着私盐泛滥!于是,抓下放大,专门针对小盐商。
然后,一些小盐商气不过,从苗疆带来盅虫,然后买通了一个丫鬟,让贾敏喝下。
至此,贾敏就得了怪病,日渐消瘦。
十大盐商知道后,觉得这是一个拉拢林如海的机会,当即小盐商抓起,并送到林如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