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超神,我是超兽冥王

第八十一章 与冥王的对峙!

第82章 与冥王的对峙!(第一更!)

强大的异能量如同海浪般自战场的一点席卷整个战场,沐浴在这股异能量的冥拉塔庭基因战士忽而感觉到体内细胞越发活跃,身体机能也在逐渐提升。

一股仿佛来自于灵魂的战斗欲望让他们更加的躁动。

这是他们体内流淌着的冥王之血在与这股异能量共鸣,他们感受到了冥王的战意...

伴随着这股异能量的席卷,次战场内参战的天使、那肆意用虫洞算法神出鬼没般打击的星命在此刻像是被暂停一样,无法挣脱如同牢笼的巨大引力。

在这引力牢笼的收缩下,这些参战的天使骨骼逐渐变形,身体不断的蜷曲...

几息之间,在场一大半的参战天使便是失去了生命,那残破的尸体静静的漂浮在星域之上没了一点声音。

一袭银黑色铠甲的周荼立于次战场的中央,望着这如同炼狱的星际战场,他平静的眼眸似看不见底的深渊,幽邃中带着让人不敢向前半步的恐惧。

他想过鹤熙会来阻止他,也想过假死状态的凯莎会来阻止他的情况。

但是他没有想过...天使文明两个顶梁柱明知他是危险的,但却选择派出一众实力不济的小天使出来阻拦,而自身却选择龟缩于天使之城。

如果说鹤熙是因为有莫甘娜抽不开身前来阻止,那么躲在天使之城的那一位呢?

显然。

当他进入天使星云的那一刻,就已经察觉到天使之城内的凯莎是真的用了某种手段让其仍旧存活在物质世界中。

直至现在,他对于凯莎更没有什么好感。

身为首领,一个种族的最强者,面对种族危机时躲在王都的背后,这是一个首领应该去做的事情么?

...

“!!!”

此时此刻。

在主战场上的鹤熙察觉到次战场的损失惨重以及星命的断开链接,这一份失神直接让莫甘娜抓到机会逃回恶魔一号之上。

“快走!”

莫甘娜早早就让恶魔一号做好虫洞跃迁的准备,刚好就趁着这个机会撤退。

望着莫甘娜逃跑穿梭的虫洞,鹤熙黛眉皱的更紧,她权衡了一下利弊绝对放弃追捕莫甘娜前去次战场阻止冥王。

...

莫甘娜顺利的通过多次虫洞跃迁暂时带领着剩下的恶魔撤到安全位置之上,见鹤熙没有追过来,莫甘娜松了半口气,随后暗骂了一句:

“tmd,还好跑得快!要不然这一次就真栽在那家伙手上了!冥王这个家伙!真心搞我心态!”

“女王,我们是否要去支援一下...冥拉塔庭?”一名指挥恶魔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

“???”

听到这个问题,莫甘娜皱了皱眉头:“你小子脑袋灌水了吧!好不容易撤出来,你还想去支援冥王那坑逼...你怎么想的!”

“女王,之前围击我们的天使都赶往了冥拉塔庭战舰的星域位置...我们能顺利撤出来似乎是因为次战场冥王出手的原因。”

“噢?”听到这话,莫甘娜挑了挑眉头:“调出来刚才次战场的画面看看!”

当她看到次战场上那数以千计的天使几乎在同一时刻死亡时,她顿时明白过来。

嗯。

冥王是真在演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