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超神,我是超兽冥王

第七十九章 冲击天使乌托邦式的正义!

第80章 冲击天使乌托邦式的正义!(第一更!)

鹤熙去了,带着星命走的。

凯莎看着实时画面中那画着恶魔妆容的莫甘娜,一双平静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不知为何,她心底总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感。

...

很快的。

鹤熙便赶到了莫甘娜所在的恶魔一号处的星域,她左手处像是四尖飞镖状充能完毕的星命开始急速旋转,随后被她丢了出去。

星命的初始速度极快,再加上虫洞算法的支持让它瞬间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下一秒便出现在战场之上,旋转的刃锋十分轻松的收割了数十名恶魔的生命,而后朝着莫甘娜逼近。

看得出来鹤熙是真不惯着莫甘娜。

星命神出鬼没般瞬间出现在莫甘娜的身后,倘若不是莫甘娜感受到危机把她那双恶魔之爪搬运出来,星命出其不意的攻击绝对可以拦腰将莫甘娜斩断。

现在的莫甘娜只是三代神体,面对这种尖端武器的攻击,真扛不住几下。

“狗东西,一点武德都不讲?搞偷袭!出来啊!单挑啊!”

宇宙第一骂娘选手开始一顿嘴臭,而鹤熙则是遂了她的愿望,出现在她的视野内。

一身王铠的银发鹤熙平稳的站在一块陨石上,星命在她的四周如同魅影般收割恶魔生命。

她的气场丝毫不弱于凯莎,那双湛蓝色的眼眸撇向远处的画着恶魔妆容的莫甘娜。

“谁教你的化妆?能画的如此难看...”

“???”

你礼貌么?

一句话!让曾经的天启王破防。

鹤熙做到了。

不光如此,效果还很显着。

莫甘娜直接问候着鹤熙这恋爱脑,一边问候一边发动着攻击,不过很可惜的是,她根本无法突破星命的封锁。

拥有虫洞算法的星命几乎不需要降低速度转弯,攻击的角度因为虫洞的随机性十分的刁钻。

莫甘娜也尝试过利用恶魔一号的算力支持夺取星命的控制无一例外的失败。

鹤熙是在场的,她这种在本尊面前控制本尊武器的行为在没有极大的运算优势的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的。

尽管恶魔一号也是天体级别的运算云,但与鹤熙的天基系统外加上天刃知识宝库双重运算支持比起还是不够看。

“瞧瞧,你现在的狼狈,何必当初要叛逃天使?”

鹤熙不知道是她变强了,还是眼前这位曾经的天启王把战斗力都转变为嘴炮,光凭着一个星命就能把莫甘娜逼的如此狼狈。

当然了。

跟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这里是天使的大本营。

“碧池!”

莫甘娜无力的暗骂了一句,余光扫看了一眼附近的星域。

战局发生了逆转,原本拥有突袭优势的恶魔,此刻因为后续支援而来的天使,逐渐有些招架不住,死伤了不少。

“冥王!伱还在等什么时候...再不出来我可就死在这了!”她通过暗通讯联系着周荼。

...

收到莫甘娜通讯的周荼,看着智子视区内的天使与恶魔战争。

这种程度的战争,凯莎怕是很能坐的住吧?

周荼没有回复莫甘娜,而是对韦德下达了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